积极实施“五抓”措施 共促主体责任落实
定西市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省纪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的要求,不断层层传导压力,努力创新制度方法,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
一是抓学习,凝聚共识。市委常委会、市委中心组先后7次组织专题学习中央、省委的要求和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讨论研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和市纪委提交的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向省纪委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省部分市州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座谈会后,市委及时召开常委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王三运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张晓兰书记关于今年1至5月份全省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的通报精神,再次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
二是抓宣传,积极营造氛围。依托各新闻媒体加大“两个责任”的宣传。在定西日报、市电视台开辟专栏,采取领导访谈等形式,突出了对主体责任的宣传,全力营造舆论氛围。市委书记张令平撰写了《坚持“既挂帅又出征”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文章,在全市各新闻媒体刊发。市纪委组织拍摄了反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加快“三转”聚焦主业的专题片6集,在市县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放。
三是抓约谈,层层传导压力。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通过会议、走访等形式约谈市委各常委,要求按照“一岗双责”抓好各自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时分别约谈各县区党政“一把手”,要求严格落实县区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在市委分口召开的市直单位工作汇报会上,对6个口10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市纪委书记利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走访”调研之际,与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约谈,层层传导压力。市委书记在全市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陇西督导推进会上,围绕持之以恒抓好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特别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是抓督促,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围绕选好用好干部,加大选人用人政策制度、推荐考察、酝酿讨论、重要岗位、监督管理“五个公开”,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切实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比如市县两级将150多名在扶贫攻坚、抢险救灾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选派3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进村任职。围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坚持每两个月定期轮流接访群众,目前共接访63批次、476人。严肃处理了岷县洮河河道滥 采砂出现的干部作风、违规失职等问题。全市对工作落实不力、行政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69个单位、384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对电子民生平台承办不认真、答复不及时、基层群众有意见的11起43个问题进行了通报批评。围绕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全市有3704名干部开展了述职述廉,对146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848名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对有信访反映的11名干部进行了函询。建立完善和执行重大问题定期报告制度、谈话和约谈制度、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上级党委定期述职述廉述作风“三述”制度,落实关键领域、风险岗位干部定期交流办法。加大了对各级“一把手”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围绕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领导和支持执法执纪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积极支持市纪委监察局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工作。积极支持各级纪委配好配强领导班子,关心支持市纪委机关干部选拔任用交流,支持市纪委办案点建设,高度重视并及时研究市纪委提交的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建立完善办案工作机制,建立了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等部门的协作办案机制。加强了案件查办工作和力度,加大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检查、通报、曝光处理力度,开展对吃空饷人员和长期不上班人员专项清理,共清理149人。围绕发挥表率作用,市委常委会班子及班子成员坚持以上带下,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等方面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市委班子带头执行规定,精减会议文件,规范新闻报道,压缩“三公”支出,带头腾退超标办公用房,对领导干部下基层吃工作餐、交伙食费、接待饮酒等问题分别作出规定。今年前五个月,市委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了20%,会议费下降了41.8%。
五是抓调研,不断创新工作手段。组织力量,对陇西县委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调研,对陇西等县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做法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推广,在全市积极推行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