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三个突出”,强力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提高机关效能,凝聚发展正能量。
一、突出基层一线转作风。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在乡镇、村全面实施以“干部驻村办公、开展民事代办、强化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干部“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全面推行包片领导、驻村干部以及村(社区)干部集中办公、轮流值班制度,设立“民事代办”窗口,驻村干部和村(社区)干部每天在村(社区)开展工作,最大程度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代办服务范围。采取快捷高效“马上办”、 履行职责“代着办”、 热情服务“领着办”、 创新方式“流动办”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全县所有的村级便民服务点做到了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彻底改变了过去群众办事“跑断腿、磨破嘴”的问题。目前,已在各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17个、便民服务站(点)1499个,由2713名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担任代办员,统一印制《民情访问记录》7.7万册,已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10.6万余件。
二、突出岗位职责转作风。各机关单位和窗口服务行业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立足岗位职责,广泛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自评、互评、点评”;全面推行“五制”,即首问(办)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AB岗制;认真落实“四公开”要求,即公开办事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大力倡导“五办”做法,即符合政策的坚决办、手续齐全的立即办、时间紧迫的加班办、有困难的帮着办、一个部门解决不了的协调办;对前来办事群众必须做到四个清:即回答问题一口清、咨询事项一卡清、发放材料一次清、办理业务一事清。大力推行“微笑服务”,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做到笑脸相迎、来有问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努力打造为民务实的服务型机关和阳光窗口,以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突出岗位规范转作风。全县各执法监管部门结合一线执法工作实际,以转变干部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一是以学习促素质提高。把学习教育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突出执法监管岗位职业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使工作人员从思想深处筑牢防线,提高落实纪律规定的自觉性。二是以监督促形象提升。从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纪管理入手,广辟监督途径,进一步加强内外监督,对违纪干部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使执法监管干部自觉严守各项纪律要求。三是以整改促制度落实。立足岗位职能特点,抓住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关键岗位和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从小处改起、从日常抓起,切实提高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四是以机制促管理规范。针对纪律执行中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制定和细化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实行执法流程和执法监管队伍精细化管理,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供稿:何海龙 编辑:魏天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