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把信访工作作为体察社情民意的“温度表”,以信访联席会议为平台,以预约接访下访为抓手,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着力从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入手,不断改进工作机制,对信访突出问题和重大矛盾纠纷实行“台帐式管理”,挂牌销号办理,妥善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营造了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环境。
一是建立信访联席会议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通渭县信访联席会议制度》《通渭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会议制度》,县委主要领导坚持每月亲自主持召开一次信访联席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会议,研究当月发生的疑难信访案件和重大矛盾纠纷,传导压力,落实责任,部署工作。
二是建立领导干部预约接待群众及接访下访制度。修订完善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工作的通知》《通渭县领导干部预约接待群众来访及接访下访工作制度》,规定了预约接待的时间和程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单月和双月约访接待群众来访1次,每次约访案件3件以上,特殊情况下实行联合约访。约访时涉事乡镇联系领导、行业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司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律师共同参加。认真履行领导接访公示制度,提前在电视台、政务公开栏、政务网站公布领导接访日程安排,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同时,规定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的时间和程序,明确每天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到信访大厅接待群众来访,在重要节会期间实 行“AB”岗接访,主要以A岗接访为主,如A岗领导不能到岗时,由B岗领导负责接访,如发生群体性上访或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实行“AB”岗联合接访,在信访大厅公示县级领导接待日时间安排表。乡镇接访领导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实行随时接访,乡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周要到联系村至少接访下访1天。同时,对预约接待及接访下访的内容和要求做了明确规定,确保了群众诉求能够及时解决。
三是建立县级领导包案制度。认真落实“六个一批”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要求,对排摸出的重点信访积案严格落实县级包案领导,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确定了处置方案和时限,严格落实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的“五包”措施。
四是建立案件回访制度。制定了《通渭县信访案件办理回访工作制度》,按照“谁办理、谁回访”的原则,对信访联席会议研究的重大矛盾纠纷和重点信访案件,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实行跟踪督办,对限期未办结的信访案件提交下一次联席会议,责任单位要向大会说明延期未结的原因。为巩固信访工作成果,确保已办结案件不反弹,办理单位定期对信访人思想状况进行跟踪回访,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人思想教育疏导工作,确保“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五是建立工作月通报制度。县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对上访情况进行综合汇总,每月上旬召开一次信访联席会议,向各乡镇各部门党政领导通报工作情况,对上访问题突出的乡镇和部门进行专项通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并对全县信访工作进行分析研判。
六是建立重点信访人员稳控制度。对排摸出的信访重点人员,在全面落实“四位一体”管控责任制的基础上,成立稳控领导小组,落实“五包”措施,建立“一包一”“多盯一”“24小时三班倒”责任制,采取思想引导、政策宣传、生活救助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思想动态、解决合理诉求。
七是建立信访大厅联合接访制度。从县法院、公安、住建、国土、民政、司法等6个部门抽调工作人员进驻县信访接待大厅开展联合接访,并开通了信访案件告知热线,将重点信访案件以手机短信形式第一时间告知责任领导及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提高了信访案件办结率和及时率。
(编辑:魏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