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纪委在落实监督执纪问责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完善了监督体系,夯实了监督基础,牵住了监督执纪问责的“牛鼻子”。
健全一套制度。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要求,县纪委紧扣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对所有相关制度进行了全面制定修定,共新出台各类制度32项,切实形成了用制度管权、依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格局;靠实两个责任。今年创新性地实施了县委书记与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党组书记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工作机制,并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县委全委会专题听取了23名乡镇、县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三述”报告,组织召开了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集中约谈暨警示教育会议。县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责任,截止目前开展监督检查11次,下发通报11期,对9个乡镇、33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99名党员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各乡镇、各单位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整治和督查问责,共开展纪律作风监督检查232次,发现问题131个,开展问责67次,问责处理责任人193人(次),开展约谈警示332次,约谈3312人(次)(含集中约谈),形成了管党从严、执纪从严的高压态势;深化三转要求。县纪委先后3次清理了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141个,保留10个,减幅达92.9%;多次开展“三转”工作监督检查,各乡镇、各单位纪检监察组织明确了职能定位,强化了“监督力”,提升了“精气神”,全力种好监督执纪问责“责任田”;建立四层监督。县委及时调整了县委反腐败协调工作小组,加强了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县纪委聚焦“四风”突出问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加大监督执纪、公开曝光工作力度;各乡镇、各单位结合实际大力开展了内部监督和问责处理;全县21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一事一议、危旧房改建等各项关乎群众利益的事项,并进一步督促落实了村务公开制度;县纪委聘请了41名党风政风特邀监督员,并建立了“纪律作风监督台”,提高了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县、乡、村和社会四个层面的监督体系,有效提升了监督执纪问责水平;编制五张清单。县纪委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理念,为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量身定制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履责清单、预警及负面清单、考核清单等“五项清单”,夯实了执纪权责,细化了任务分工,并对纪检监察干部可能发生的10类问题及时预警。今年共对违反纪律要求的13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约谈,对1名乡镇纪委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切实提升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工作水平。
(供稿:王千钧 闫喜珍 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