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对腐败零容忍,打虎拍蝇,落实八项规定、推动整顿四风,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明显。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应迅速兴起学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实际行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把牢要义,吃透精神实质
我们党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从严治党”。邓小平多次谈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问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我们党首次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十五届中央纪委四次会议向全党明确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和党内监督,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原则。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手,以严格实施党内监督为主要措施,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这样的新局面将在总体上表现为: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根本遵循,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坚决拥护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二、真学真懂,坚定反腐决心
纪检干部是党的纪律的忠实执行者和捍卫者。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纪检干部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些,确保在领会领悟上更加深刻,在自我约束上更加严格,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为其他党员作出示范。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采取专题研讨、收看专题片等多种学习宣传形式,真正把会议精神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要坚持学思践悟,把牢要义,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原原本本读原文,逐段逐条研读、逐字逐句理解,确保掌握精髓、把握实质;要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吃透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通过学习,要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作风建设、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始终坚持反腐败斗争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同时,要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坚信腐败蔓延势头将被遏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不断取得新成效。要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三、学以致用,推进工作落实
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定位,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进一步明晰监督职责,用好监督手段,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重要作用,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
要牢牢扭住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把问题导向具体化、实体化、常态化,认真落实“3783”主体责任体系和“866”衡量检验标尺,真正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日常管理监督中,把全面从严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当前,落实主体责任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也还存在压力传导不够到位,责任意识层层递减;追究责任怕影响团结,责任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主体责任意识,自觉担当起抓好党建、管党治党这个首要责任。要抓好重点责任落实,落实主体责任,必须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重点责任的落实带动全面责任的落实。要强化问责,严肃责任追究,突出问责,让落实责任不力追责问责成为新常态,谁没有落实好主体责任,谁就要受到追究,谁就要受到处理。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主要负责人不管是现职还是已经调离或者升迁,都要倒查追究责任,通过问责一个,达到警醒一片的效果。
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积极运用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既严格监督执纪,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着力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在运用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上重点要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第一种形态强调“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就是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违反纪律的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方面,突出抓早。全面从严治党如同防病治病,勤把脉、治未病,教育在先、防范在先、警示在先,及早抓、主动抓效果更好。另一方面,突出抓小。祸患常起于忽微,干部“破规”违纪往往是从一包烟、一顿饭、一瓶酒等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乡镇党政正职和县直单位“一把手”约谈、提醒、告诫,经常做“咬耳朵、扯袖子”的工作,警示和提醒一些干部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管住从“好同志”到“阶下囚”之间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切实把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综合分析十八大以年来我县查办案件工作,其特点是:村干部损害群众利益违法违纪案件所占比例较大,村干部涉刑案件数量增多,职务违纪问题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村一级干部个人政治素质偏低,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对一些政策法规了解不深不透;对一些村干部的处理失之于宽,监督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些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从严治党必须要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延伸,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工作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推动基层形成遵纪守法、风清气正的氛围。要加强基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突出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奉献精神教育,加大普法力度,强化法纪意识,强化权力观教育,切实使农村党员干部端正思想观念。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各类惠农资金的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形成监督合力,确保村干部管理到位,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惠农资金不出问题。要强化信访举报工作,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工作的作用,畅通信访渠道,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要充分发挥办案治本作用,严肃查处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苍蝇”有多少就拍多少,绝不姑息,破除“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消“避避风头”的心理,形成强有力的震慑,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编辑: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