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开启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时代。
会议明确指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严重损害党的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从自身抓起,从自身做起,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基层的有效执行。
要有政治责任。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日起,党员干部就把自己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就有了一个光荣的称谓共产党员。心中有政治责任,就要对党忠诚,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永远跟党走,珍惜党的声誉,维护党的形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守纪律听招呼,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在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部门利益发生冲突时,顾大局,舍小我,为大家,利居众后,责在人前,无怨无悔,尽忠职守。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党员干部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禁止的自己坚决不做,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高尚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政治态度、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展现良好形象,永葆政治本色。
要担起岗位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担当诠释忠诚。党员干部心中有岗位职责,就要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竭尽全力做好分内事。担起岗位职责,要严字当头、瞄准一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敢于担当,有所作为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要。担起岗位责任,履行好纪检监察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做好表率,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以纪律为尺子管理党员干部,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告诫。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化。对违纪行为轻处分、或者适当的工作调整为大多数。担起岗位责任,就要善于协同配合,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传递负能量、涣散战斗力。
要担起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要有“其心愧耻,若挞于市”的耻辱感。敢于自我剖析,清除自身存在的问题,保持身心健康。在各种利诱和考验面前头脑清醒,心存定力,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不断激发向上向善的内在动力。当看到自己的品德还不那么纯洁、精神世界还不那么完美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竭力挣脱一个旧我,创造一个新我,承担建立一个美好社会的责任。
要担起家庭责任。家庭是社会细胞,是维系亲情、养成道德、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担起家庭责任,就要廉洁自律,修身齐家、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要担负起管好亲友的责任,管好“亲友圈”,管好家人、亲朋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被家人、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打倒”。党员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群众看在眼里,务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颠倒黑白的“负能量”面前,理直气壮,敢于发声,履行党员干部职责,诠释党员干部的忠诚,用知行合一的行为,教育影响身边群众,用履职尽责书写权为民所用的绚丽篇章。
责任是机遇,是挑战,更是召唤。我们要珍惜手中的这份权力、这份责任,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在为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履职尽责,实现人生最美好的价值。 (编辑: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