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积极营造风正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石川镇坚持“五个到位”深入推进“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认识到位,集体讨论定方案。镇党委结合工作实际从把握方向、完善制度、确保落实上,研究制定了《石川镇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恪尽职守为基本要求,把县委的决策部署变为行动、变为成果,把从严治党要求抓到手、落到底、管到家、严到份。真正把使党的纪律硬起来了。同时,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石川镇干部量化考核办法、科级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分工、调整各村驻村干部及站所人员等5项制度,对岗位责任、廉洁自律、政务公开、民生平台、限时办结、出勤督查等做了详细规定,切实做到了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管事,不断增强全镇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和制度约束力。
二是责任到位,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镇党委按照党委书记负总责、科级干部和驻村组长“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根据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分工情况,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党委书记与科级领导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责任书、各分管领导与各站所负责人签订责任书,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实行分工责任制,班子成员除负责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外,还要抓好分管站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实行分项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密环节,堵塞漏洞,责任到人。
三是落实到位,实行分级“对号”负责。成立了石川镇“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三查三治”纪律作风整治方案,明确对“庸、懒、散、慢、混、拖、卡”七个方面自查内容和整改时限,开展了对自我检查、互相排查,对发现无论问题大小、情节轻重,都进行深刻反思,彻底整改,建立了镇党委、各村党支部、镇直各单位、个人4个层面整改清单,查摆问题15条,整改到位12条,整改中3条。紧盯自查发现的问题和上级发现交办问题落实整改为突破口,党委书记把关、镇长、纪委书记监督、风管领导跟踪督办、各村党支部、镇直各单位制定整改方案、个人落实整改、镇“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督查问效,坚持“不怕痛、不回避、不护短、不手软”的原则,对每个问题都对号入座,到领导、到个人,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四是表率到位,发挥党委成员带头作用。镇党委班子既是领导者,又是一名普通党员,其一言一行时刻起着示范带头作用。科级领导干部对照严查工作纪律,整治散慢之风,严查不作为慢作为,整治庸懒之气,严查吃拿卡要乱作为,整治官僚恶习的纪律作风整治要求,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充分发挥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做到了常思带头之要、常想带头之责、常谋带头之事、常行带头之实、常省带头之身。
五是监督到位,全面加强纪律作风管控。镇纪委全面加强了纪律作风整治,由党建办负责考勤,镇纪委监督,凡事热衷于钻“空子”、打“擦边球”,甚至“闯红灯”;思想懒惰、观念僵化,习惯于用老套路、老办法,凭经验办事,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工作纪律松弛,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外出不按规定请假,随意脱岗、擅离职守,上班时间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玩游戏、办私事等违反纪律作风行为的人,充分运用内部批评教育、提醒谈话、通报批评、书面检查等多种方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目前已批评教育5人次,提醒谈话2人次。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供稿 郑贵波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