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历次全会重申“廉洁关”,足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陇西县结合2016年县、乡换届工作中开展对各类拟任人选的廉洁自律情况审查,进一步规范并完善了严把组织、程序、内容、排查、回复、责任“六关”制度,为选任干部、评先选优把好廉洁关口。
严把“组织关”。为严密资格审查工作程序,陇西县纪委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任组长,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和分管纪律审查的同志为副组长,办公室、党风室、信访室、纪检室、审理室主任为成员的候选人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靠实工作责任,实现签字背书,负责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以及评先选优人员资格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严把“程序关”。接收征求意见函后,由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党风室牵头组织信访室、纪检室、案管室、审理室进行联合审查,重点审查征求意见对象的廉洁自律、信访举报、遵守纪律等情况。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要求乡镇干部必须经乡镇纪委、党委出具初审意见,县直部门必须由所在党组织出具初审意见,再经县纪委相关职能室会同核实,形成最终审查意见,形成了干部廉洁自律层层审查,层层把关工作机制。
严把“内容关”。进一步完善了审核内容,以信访核查、谈话提醒、党纪政纪处分信息等为审查内容,将被征求对象的廉洁自律审查结果全面、如实、及时的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是否有信访举报件或初核存在的问题;审查是否有被查处记录或与其他违纪违法案件有牵连;查阅审理案件材料和司法部门移送案件材料,看是否存在违纪违法情况;审查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审查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滥用职权、违法行政等接受行政问责的情况,等等。
严把“排查关”。提前做好信访举报件分析研判和清理排查工作,加强党员干部违纪问题线索管理,准确把握党员干部廉政状况,对各类问题线索进行大排查、大起底,为进行“党风廉政意见回复”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监督举报平台作用,建立来电、来信、来访、网络“四位一体”的监督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和快速办理反映拟提拔考察党员干部违反党规党纪问题的信访举报。
严把“回复关”。在2016年换届中,先后对县、乡人大代表、党代表、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初步人选反复进行了资格审查,对审查发现在纪律处分期内的人选建议取消候选资格,对重新提出候选人进行反复审查。在回复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敢于有“病”说“病”,做到不回避,向组织提供真实、全面的廉政鉴定材料,充分发挥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的作用。
严把“责任关”。明确有对不如实反映所掌握的有关人选遵守党政纪情况,对反映人选的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核实,以及违反保密纪律,泄露干部廉洁自律审查情况的情形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2017年来,审查回复党员干部和集体党风廉政情况731人(次),其中干部拟选拔任用33人(次),党代表1人,评优选先集体123个、个人584人(次)。向组织、人事等部门反馈存在被诫勉谈话、党政纪处分和有举报反映等问题情况23人(次)。切切实实为选人用人、评优选先筑起了第一道“防火墙”,坚决防止和杜绝了“带病提拔”。(供稿 张瑞通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