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岷县把加强村务公开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约束村级“微权力”的重要举措,及时公开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脱贫和民生领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公开公示栏,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健全制度机制,接受群众监督,达到了“清了集体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群众的心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村务公开力求“全覆盖”。要求全县18个乡镇359个行政村2062个村民小组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实现公示公开全覆盖。截止目前,1485个村民小组已完成公示公开工作。
重点事项实现“全公开”。村民小组公开公示栏共设村务监督,信息公开,政策宣传,党风廉政四个版块,村务监督栏包括组织机构图、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信息公开栏包括重大事项公开;政策宣传栏包括惠农强农政策等;党风廉政栏包括廉洁履行职责行为规范、警示教育、微信公众号等。重点对涉及危旧房改造、低保评定和惠民资金、项目资金、民政救助资金、征地拆迁、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开展全方位的公开。
探索创建公开“新模式”。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式,各行政村注册认证了村级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拓宽了信息公开渠道,增强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使群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微信公众平台公布的民生惠民政策、重大村级事项、资金、项目的落实拨付情况及相关惠民政策申请办理的程序等,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健全制度机制“抓保障”。一是建全统一领导机制。建立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村级党组织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严格公开程序,严把公开审核关。二是建立联络人制度。各村从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中选出4—5人作为村民小组公开联络人,定期召开联络人座谈会,对村上的工作进行评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完善公开内容。三是建立举报和整改制度。在村民小组公开公示栏内公布乡镇纪委监督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由乡镇纪委(监察室)受理群众投诉,负责做好检查、纠正、查处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建立统筹管理使用制度。在村务公示公开栏中设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板块,使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合并管理,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供稿 曾成和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