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新闻  >>  工作动态  
岷县:聚焦基层干部“微腐败” 唱响监督执纪“主旋律”
        日期:2017-06-20       分享+

        今年以来,岷县纪委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和县委工作部署,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擦亮监督“探头”,坚持挺纪在前,层层传导压力,严肃查处基层“微腐败”,极大地提高了群众获得感。上半年,岷县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人,其中受处分的村干部29人,占处理人数的70.8%。

        提高政治站位,层层传导压力。一是细化清单传责明责。在年初召开的县纪委全会上,岷县纪委把查处和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今年全县纪律检查工作的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召开全县“精准监督”保障“精准扶贫”工作会议,通报中央纪委公开曝光的8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和县纪委近期查处的一些典型问题,听取了各乡镇纪委工作汇报,交办问题线索,督办重点案件,对交办问题线索查处不力、进展缓慢的,及时约谈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民生和扶贫领域执纪监督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民生和扶贫领域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召开全县乡镇纪委执纪审查工作推进会,签订《2016年全县纪律检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清单,细化实化工作任务,把“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二是以上率下履责督责。由县纪委常委带队,从县纪委5个纪检监察室、6个派出纪检监察组抽调骨干力量,从6月1日开始,利用10天时间,通过采取明察暗访、信访核查、查阅资料、走访干部群众、实地察看、反馈意见建议等方式,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和各级纪委全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执纪审查工作及推进村务公开等情况集中开展督导,对扶贫开发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查处情况、党员干部的履职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查找有无“暗箱操作”、以权谋私问题,在管理和实施扶贫项目过程中有无挪用、截留扶贫资金问题以及在公示、报账过程中有无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问题,做到对发现的一般性、苗头性问题早打招呼不留面,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坚决查处不手软,对各乡镇梳理摸排的问题线索分析研判不心烦,“一对一”指出问题,“面对面”分析原因,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帮助提高纪律审查工作质量。今年上半年,县纪委对6个“零办案”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了集体约谈。针对灾后重建、精准扶贫、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特别是农村低保和退耕还林、危旧房改造、扶贫贷款、粮食直补资金发放等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领域集中先后开展了2次专项检查、1次明察暗访,发现问题51件,现场整改和限期整改35件。

        拓宽线索来源,创新监督模式。一是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建立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箱“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加强对信访举报线索和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注重从信访和网络举报中收集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线索,对收集的问题线索即收即阅、即转即办,及时处置,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检察、公安、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明察暗访、专项巡查、协作区办案、网络舆情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案源线索,重点排摸吃拿卡要、截留私分、挥霍浪费、工作懈怠等问题线索。三是重点推进村务公开。把加强村务公开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约束村级“微权力”的重要举措,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公开公示栏,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公开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脱贫和民生领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制度机制,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上半年,岷县全县村务公开实现“全覆盖”,18个乡镇359个行政村2062个村民小组全面推行村务公开;重点事项实现“全公开”,对涉及危旧房改造、低保评定和惠民资金、项目资金、民政救助资金、征地拆迁、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实行全方位公开,群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微信公众平台公布的民生惠民政策、重大村级事项、资金、项目的落实拨付情况及相关惠民政策申请办理的程序等,真正做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建立举报和整改制度,在村民小组公开公示栏内公布乡镇纪委监督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由乡镇纪委(监察室)受理群众投诉,负责做好检查、纠正、查处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突出查处重点,强化警示震慑。一是聚焦民生不散光。聚焦群众利益,突出惠农资金、扶贫、村干部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针对漠视群众疾苦、冷硬横推、失职渎职,惠农和扶贫领域发生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教育提醒,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坚持对上级督办、媒体曝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由县纪委直查直处,确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同时,坚持“一案三查”,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特别是扶贫领域发生违纪违规的人或事,一查当事人的违纪违规责任,二查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三查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上半年,岷县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起4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人。在查处的18件中,涉及精准扶贫问题4件,占22.1%;低保问题3件,占16.7%;各项惠农补贴问题3件,占16.7%;其他问题8件,占44.5%。二是持续曝光不走样。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典型的人和事进行通报曝光,以案说纪,释放严的信号,形成强大震慑。如:岷阳镇岷峰村原党支部副书记王银德、原会计于新平套取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元分别受到免职和责令辞职处理;茶埠镇瓦珠村村委会主任白彭绪索取贫困户扶贫贷款1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资金退还该贫困户;禾驮乡随固村原党支部书记蒲万选、原村委会主任蒲涌财、原村会计蒲根昌3人2009-2016年7年间将村民的87.41亩土地记在个人名下,虚报冒领群众粮食直补22733.59元,分别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违纪钱款全部上缴,所涉耕地全部归还相关群众。这些“微腐败”典型案件通过媒体曝光后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不小反响,充分释放了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和坚强决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岷县纪委先后分2次点名道姓通报曝光6起7人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典型案例,有效发挥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教育震慑作用。(编辑  张群强)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