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洮县围绕“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明查暗访督查年”等活动,深入开展“三查三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从严从快查处“庸懒散漫混拖卡”等突出问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行动自觉。县上认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坚持把“三查三治”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四风”顽疾、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乡镇督查组、县直单位督查组、综合协调组、问题线索汇总组、纪律审查组五个工作组。各督查组先后5次深入各乡镇、各单位检查指导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对领导重视不够、查摆问题不深入、干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及时指出,督促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县纪委主动担责,充分发挥协调推动作用,起草制定了“三查三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围绕阶段性整治重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分阶段、分步骤集中整治,确保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取得成效。各乡镇、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庸、懒、散、漫、混、拖、卡”等方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逐一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逐项逐条整改销号,各乡镇、各单位共排查梳理出领导班子问题216条,班子成员问题865条。
二是坚持抓早抓小,加强预防教育。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压力传导,先后召开全县“三查三治”动员会、县乡村三级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全县纪检组织负责人约谈会、纪律审查工作座谈会等会议,通报典型问题,重申工作纪律,传导压力责任,常敲“廉政钟”、常打“预防针”。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整治行动,在县电视台开设了纪律作风监督哨专栏,公开了举报电话、网址和邮箱,鼓励广大群众对干部纪律作风问题进行举报。在临洮纪检人微信群、QQ群、移动信息平台共发布、转载全县“三查三治”纪律整治工作相关信息360多条。积极筹建“临洮清风”微信平台,注重从来电来访、网络举报、民生平台、巡察监督等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反映渠道顺畅的舆论监督氛围。行动开展以来,县纪委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64件,办结63件,查实21件,问责处理30人。
三是围绕整治重点,突出常态督查。紧盯临洮干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个别干部职工上下班迟到早退,上班期间脱岗溜岗、休闲娱乐等突出问题,采取蹲点督查、调取监控、记者“体验式”陪同报道等形式,强化日常督查检查,特别是在清明、“五一”、端午等重点节假日前后,从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广电等部门抽调28名干部,组成七个明察暗访组,分东、西、南、北四个区域,采取现场询问、检查账目、查看证件等方式,对全县280多家茶屋、农家乐等餐饮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6次,查处迟到早退、上班期间外出休闲娱乐、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46个,给予党政纪处分11人,组织处理8人,其中诫勉谈话7人,约谈1人;下发通报5次,通报问题25个53人。对市上通报的连儿湾乡政府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县纪委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核实,5名责任人员受到处理,并向全县下发专题通报。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在下发通报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干部考勤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购置启用了刷脸签到、APP定位签到等设施,干部管理得到不断强化。
四是加大问责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坚持“零容忍”态度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问责处理,倒查追究单位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强化了震慑效应。行动开展以来,共追责问责19人,其中科级干部9人。比如对连儿湾乡政府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涉及的2名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处分的同时,对乡政府主要领导和时任包村领导分别进行约谈和诫勉谈话。还比如,在对第一次督查发现上班期间外出休闲娱乐的3名当事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在全县通报的基础上,对第二次发现的同类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涉及的9名人员全部受到党政纪处分,同时按照越往后执纪越严的要求,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干部教育管理不严的县民政局局长、站滩乡党委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并在全县通报,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供稿 刘亚国 杨博文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