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村监会有效履职,强化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把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最基层,今年以来,临洮县从提高误工补贴入手,出台管理办法,强化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促进村监会主任有效履职,对遏制和减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高补贴激发热情,解决“不愿干”的问题。今年以来,针对村监会主任误工补贴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临洮县一方面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的高度认识,重视并加强村监会建设,利用村级换届的契机,引导群众把那些为人正直、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村民选到监督委员会的岗位上来。另一方面强化保障激励,县财政专项列支增加村监会主任误工补贴每人每年2000元,结合原来每人每年发放误工补贴3000元的现状,将误工补贴分为基本补贴和绩效补贴两部分,其中基本补贴每人每年4000元,每半年发放一次;绩效补贴每人每年平均1000元,按照考核结果年终一次性发放,最多可补贴2000元。提高误工补贴并将绩效补贴与考核结果挂扣,解决了村监会主任“干好干坏没区别、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激发了履职尽责抓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培训提升素质,解决“不会干”的问题。针对换届后新任村监会主任占比较高、工作职责不清、监督抓手不多、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各乡镇进行分散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对全县323个村的村监会主任和12个社区的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进行了集中培训。县纪委、县委党校、县民政局有关人员分别就十八届六中全会、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电视电话会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甘肃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内容进行了讲解辅导。同时,通过严明培训纪律,印发学习资料,开展交流发言、分组讨论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提升村监会主任履职能力、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
出台办法明确职责,解决“干什么”的问题。按照省市关于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临洮县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管理办法(试行)》,对村监会主任的工作职责、监督方式等进行了明确细化,促进了监督责任落实。办法明确村监会主任列席村“两委”有关会议,全程监督“三重一大”事项研究等会议,对违反规定程序的行为,予以制止并提出纠正意见;对村级“三资”、村务公开随时进行监督,每季度审查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审核报账票据,并签字盖章;每年对普通农户入户率在80%以上,对CD级危房改造户、各类救助对象、建档立卡户等特殊农户入户率达到100%,重点查看各类对象确定准确程度和资金到户、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办法还对村监会主任报告工作、收集处理村民意见建议、协助处理信访事项以及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今年以来,全县335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平均参加村“两委”会议6次,其中列席“三重一大”会议2次;开展监督检查5次,其中涉及扶贫政策、项目、资金落实方面的监督检查3次。通过开展监督检查和走访群众,共发现收集问题664个,督促整改406个,协调解决272个;向村“两委”提出意见建议484条,被采纳390条,向乡镇纪委反映问题线索19条,配合乡镇纪委核查问题54个,发挥了村监会“一线监督者”的作用。(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