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新闻  >>  工作动态  
陇西:把工作落实到细小处
        日期:2017-09-06       分享+

        “针对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报中指出的问题,要细化责任清单,加大整改力度……”陇西县文峰镇党委书记郭元红在通报问题约谈整改会议上强调。

        这是陇西县以问题整改促落实的一个缩影。自全省“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陇西县从细小处入手,通过“问、督、防”等一系列动作,做到小过即问、小错即纠,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细小处询问,督查落实程度

        “你房子是什么时候修的?”

        “当时政府总共补助了你多少钱?”

        “补助你的资金有没有全部拿到?”

        陇西县将“三查三治”与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结合起来推进,探索推广纪检监察干部“入户问廉”活动,以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意见,查找扶贫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的,组织纪检干部开展“入户问廉”工作,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致富大户、贫困户、低保户、留守户、上访户”家中,逐一入户走访,对贫困户享受的扶贫政策、村社干部在工作开展中是否存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情况、是否了解扶贫领域的监督举报渠道等内容进行逐项核查,并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登记核查,实现干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零障碍”监督,破解群众不满意问题。

        走访农户、发现问题、召开现场答复群众会议是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反馈机制的关键环节,针对走访群众发现的83个问题,一一进行答复反馈,群众满意率达98%。群众的满意就是对纪检工作的最大肯定。

微平台监督,公开落实过程

        “我们家因为有一辆轿车,通过评议取消了贫困户资格。”远在杭州打工的柯寨镇村民小王浏览着本村微信公开平台说。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关乎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须做到位。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利用村级扶贫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实名制”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让扶贫对象懂政策、知情况。

        公开公示的内容主要是扶贫资金使用发放和扶贫项目建设情况,将各项扶贫项目的享受条件、审批程序、落实标准、到户数据等相关内容实时公开。截至目前,在17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置扶贫政策触摸屏查询系统11处,开通村级扶贫政策微信公众平台215个。

        同时,组建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队伍,定期对本村(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在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评议,同时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监督。对发现的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通过义务监督员“绿色通道”直接向县纪委反映,由县纪委统一排查,现场答复反馈。

小事情提醒,压实落实责任

        “上班迟到,被分管领导提醒约谈。”

        “监督不到位,被党委书记工作约谈”

        抓早抓小,红脸出汗的提醒约谈是陇西县进一步压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陇西县围绕“谁来谈”“谈什么”“怎么谈”等问题,从约谈方式、约谈情形、约谈流程入手,实行分级约谈常态化机制。着眼于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固化约谈频率、建立月汇报制、加强督查问效等举措,在抓早、抓小上下功夫,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县乡纪委共开展提醒约谈459人(次),告诫约谈131人(次),真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除了约谈式的提醒,各乡镇纪委邀请农民画作者,围绕党纪党规,以廉政文化长廊、廉政广场的形式创作集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廉政漫画。

        “这些画把条文中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了,更加通俗易懂。”看完廉政长廊,一名农村党员表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一看就明白了”。(供稿  赵晓斌  编辑  张群强)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