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安定区纪委高度重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微腐”,持续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快查快办,严查严办,有力确保了扶贫政策原样落实,项目建设规范实施,扶贫资金专款专用,群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真查严纠,扶贫政策有了“保护伞”
“这是国家发放的扶贫专项贷款,共4万块,全在这里。”家住凤翔镇花屏村的郑某把违规所得的扶贫款如数上交到镇政府。在确定贫困户过程中,凤翔镇花屏村村委会主任丁顺和优亲厚友乱作为,将有车有房的郑某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扶贫专项贷款到手后,郑某又将其转贷给了他人。
通过“两查两保”专项行动、专项巡察和交叉检查等有力有效方式,严查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年来安定区纪委共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71件,查找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和弄虚作假问题115个,给予党政纪处分109人,组织处理196人。
——利剑高悬,扶贫资金上了“安全锁”
“补助这下有了着落,我终于可以安心建房了。”巉口镇贫困户王某这次终于成功提交了危旧房改造申请表。去年,王某要对自家危房进行改造,可在他向镇政府提出危房改造申请时,却被告知他家已享受过危房改造项目,不能再重复申请。王某百思不得其解,便将此事反映给了走访的区纪委干部。
“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就决不客气”“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一年来安定区纪委共立案查处截留挪用、套取骗取扶贫资金38件72人,对30起49人侵害群众利益典型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重拳出击,扶贫项目加了“净化剂”
“人家都给4只羊,就我们村的预脱贫户给3只,要都要不来,这回终于给齐了,真是太好了。”鲁家沟镇窎沟村的史某某高兴的牵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基础母羊。2016年时任窎沟村党支部书记的邵旭文在协助鲁家沟镇政府实施预脱贫户到户增收项目时,擅自克扣每户预脱贫户1只羊作为“好处”。
安定区纪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严盯紧盯扶贫领域,持续深入监督执纪问责,真正为扶贫领域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架起不可碰触的“高压线”,确保项目落地生根见效。一年来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105件,巡察发现扶贫项目建设问题140个,线索34件,督促整改扶贫领域项目落实突出问题105个。(供稿 王亚国 乔天倩 编辑 张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