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西市纪委监委以护航脱贫攻坚为出发点,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落脚点,按照“监督前置、精准监督、强化预防”的思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手段,将大数据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投资238万元在六县一区建成了以扶贫惠农资金监管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对扶贫领域数据比对分析,实现了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精准监督。
一是打破数据孤岛,织密监督网络体系。扶贫惠农大数据监管平台紧盯扶贫惠农项目资金,通过采集民政、发改、住建等21个职能部门扶贫惠农数据,打破行业部门扶贫惠农数据孤岛,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让信息产生“价值”。扶贫惠农大数据监管平台由“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构成。“前台”主要向群众公开公示73类扶贫惠农资金享受对象、数额、发放时间等内容,提升群众知情权,实现共享监督。同时针对农村群众文化层次不齐的实际,依托网络、手机、触摸屏等平台,通过身份证扫描、语音播报等查询方式,方便群众监督。“后台”全面采集了全市公职人员和村干部及其家庭成员、房产和车辆、企业法人、死亡人口等基础数据,由纪检监察机关利用数据抽取、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扶贫惠农资金数据及基础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甄别出问题数据和预警信息。截至目前,各县区平台已录入并公开扶贫惠农政策资金项目信息1190万条,涉及资金126.81亿元。
二是开展比对分析,实现精准快速监督。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县区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资金发放一次、后台比对一次”的思路,通过构建的数据对比模型,批量式筛选问题数据,快速精准锁定扶贫惠农资金发放过程中的错发、漏发、重复发等疑点问题数据,着力发现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实现精准监督、及时监督。截至目前,通过开展数据对比分析,全市发现涉及农村低保补助、危房改造、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领域疑似问题数据2.2万条,初步核实4299条,占疑似问题总数的19.5%,全面监督、精准监督、快速监督作用得到初步显现。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依托大数据监管平台信息公开和信访受理功能,通过纵向盯钱、横向盯人、重点盯事的监督方法,实现了精准发现问题,严肃执纪问责。截至目前,大数据监管平台共受理群众网络信访举报712件,其中群众咨询类173件,已全部进行了回复答疑,538件问题线索已初步核实207件,了结180件,立案27件。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大数据对比分析共追缴违纪违规扶贫民生资金134万多元,处理党员干部921人;其中:告诫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889人,立案审查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