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学习进行时  
活动简报(十)
        日期:2019-11-06       分享+

加强县权监督 阻断乡情干扰 治理村点痼疾

——市纪委监委紧扣监督薄弱环节精准施策破解三大难题

        定西市纪委监委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及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破解“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三大难题,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实效,护航脱贫攻坚。

        紧盯“县权”运行,靶向施策抓监督。坚持以政治监督为统揽,以靠实压紧县区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为纽带,以科技监督为利器,以深化运用“监督十法”为抓手,牢牢盯住决策权、使用权和安排权,使“县权”监督更聚焦、更精准、更有力。一是政治监督压责任,促进“县权”安全运行。坚持把县区党委政府、行业职能部门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情况摆在“县权”监督的首要位置,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通过民主生活会督导、调研督导、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以政治“测温”检视脱贫攻坚中“县权”是否规范运行。通过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约谈提醒,及时督促、动态推动县区党委政府、党政一把手、班子成员切实扛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先后向县区党委政府提出纪检监察建议12份,问责县区党委政府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领导干部11人次。以扶贫政策落实为主线,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标准,对7县区33个县区直单位、20个乡镇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38个问题,并下发督查通报推动问题解决到位。着力发现县区行业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主动,制定政策不科学,安排项目不合理,投放资金不精准,重分配、轻监管等突出问题350个,反馈问题线索64条。从严查处脱贫攻坚工作中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6件,处理问责22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3次28件,点名道姓曝光48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应。二是科技监督破难题,推动“县权”阳光运行。建成并运行了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充分发挥监管网公示公开、比对分析、预警提示三大功能,通过事前监督遏增量、事中监督减存量、事后监督提质量,推动“县权”运行阳光透明。监管网自上线运行以来,公示公开各类扶贫惠农资金项目73类、发放信息1470余万条,资金104.2亿元,点击量突破3000万人次;预审退回异常数据55多万条;比对发现疑似问题数据18.6万条,查实4531条,问责党员干部218人,形成了强大震慑。全市共有5143名干部群众主动说清问题,上缴违规违纪资金1042.15万元。三是“监督十法”拓路径,确保“县权”规范运行。紧盯县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行业职能部门的权力运行,创新运用“监督十法”,通过拓宽渠道“听”、深入现场“看”、及时跟进“要”、寻根究底“问”、聚焦重点“盯”、触及灵魂“谈”、警示提醒“函”、跟踪问效“督”、全面深入“查”、用好监管“网”,紧盯“县权”运行中的关键事、关键人、关键点,实施全程闭环监督。先后督办整改问题388条,约谈县区直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67人次,谈话函询39人次,保障“县权”规范运行。

        紧扣“乡情”干扰,协作联动清障碍。紧贴基层“地盘小、人头熟、监督难”的实际,整合监督力量,协同发力,阻断“乡情”干扰。一是推行交叉监督执纪,消除干扰破“乡情”。在全面推行市县两级交叉监督、交叉办案的基础上,各县区按照“一案一授权”原则,建立“1+1+N”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乡镇纪委交叉办案。今年市、县区纪委监委先后组织开展异地交叉检查19次,发现问题623个,督促整改534个;异地交叉办案9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人。二是实施乡镇片区协作,凝聚合力破“乡情”。在全市119个乡镇成立36个乡镇纪委工作协作区,采取协作区内人员统一调配、监督统一实施、案件统一查处、保障统一落实“四个统一”工作运行模式,开展联合监督、协作办案,共发现问题99个,办理问题线索174件,立案78件,实现了片区“面”上监督和“点”上突破的优化组合。三是开展交叉巡察,深挖问题破“乡情”。采取市上提级巡察、县区之间交叉巡察的方式,提级从县区抽调专班力量全交叉组建巡察组,按照“客场作战”的原则,彻底查找和挖掘扶贫政策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组织开展了2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和1轮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巡察,结合常规巡察,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1982个,线索1063件,督促整改问题1320个,使政治巡察更加聚焦聚力。

        紧抓“村点”末梢,筑牢篱笆重预防。创新基层监督体制机制,筑牢“村点”监督篱笆,打通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落地落实监督“最后一公里”。一是流动监督破难点。充分发挥村监委会主任作用,为全市1897个村选聘村级脱贫攻坚廉政义务监督员6606名,建立并全面推行村监委会主任异乡异村交叉监督、村级脱贫攻坚廉政义务监督员流动监督制度,聚焦到村到户到人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发放这些“原点”近距离开展监督检查,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村组最基层一线,共发现问题2482个,线索92条,转立案13件。二是定点进驻攻重点。聚焦点对点发现问题,采取“定点进驻”工作模式,以“四个到村”为抓手,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强化“村点”监督。市、县纪委监委确定36个重点乡镇、110个重点村开展综合整治,发现作风不实、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原点”问题724个,解决问题678个。三是专项整治疏堵点。深入推进“一卡通”专项治理,着力解决“一卡通”管理及惠民惠农资金发放过程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疏通堵点。通过开展清卡行动,共清卡4.5万余张,发现问题3.02万个,已推动整改2.69万个;组织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异地交叉检查,发现问题409个,已督促整改148个,梳理问题线索4条,正在督促相关县区办理。四是警示教育治原点。聚焦基层扶贫干部、村组干部这一重点群体,创新警示教育方式,通过网络媒体通报典型案例104件,点名道姓曝光188人;组织召开乡村扶贫资金公开退赔会、查处情况现场公布会,结合乡村干部大会、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等,点对点、面对面开展现场警示教育,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引导基层一线扶贫干部、村组干部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拧紧“不想腐”的总开关,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