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护航脱贫攻坚,更是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
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监督执纪为统领,紧盯“关键少数”,运用灵活多样、具体有效的监督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安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牵牢“牛鼻子”,犁好“责任田”
“突出抓好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推动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安定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经常这样提到。
为进一步督促全区各级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安定区纪委监委定期不定期对全区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采取集体约谈、蹲点督导、走访调研等方式方法,督促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2019年,先后2次派出督查组对22个乡镇(街道)和18个区直部门开展政治生态建设监督检查,以政治“测温”检视“县权”规范运行。
同时,按照“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察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延伸监督触角,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的专项巡察和“过筛子”式监督,做到政治监督全覆盖、无死角。2019年,成立6个专项巡察组,对青岚、高峰、凤翔、符川、内官、团结6个乡镇及所属的76个村开展专项巡察,发现问题279个,督促整改落实130个。
打好“组合拳”,监督“无缝隙”
“我们要聚焦具体的人和事,前移监督关口,开展日常‘扫描’,及时识别和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问题及早解决在萌芽状态。”安定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这样要求。
在元旦、春节、端午等重要时间节点上,对全区各级党组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情况,采取会议安排、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个别谈话、短信提醒、警示教育等形式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督促各级党组织抓好整改落实。
2019年,全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个13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8人;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9起81人;发布廉政信息、廉政短信6200余条。
同时,依托“大数据”比对科技手段,延伸监督触角,及时发现各项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移交相关乡镇、部门整改办理,做实做细“监督的再监督”。2019年,通过惠农资金监管网比对发现疑点数据22410条,组织处理6人,主动上缴资金38.06万元。
此外,针对村级监督人情干扰因素多、力量薄弱等难点赌点问题,建立完善村监会主任异村交叉监督、廉政义务监督员流动监督等监督机制,盯紧各村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发放等关键人和关键事,把异村交叉监督和流动监督做实做细。2019年开展异村交叉监督和流动监督111次,有效解决因人情干扰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
聚焦“专起来”,严查“微腐败”
保驾护航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安定,安定区纪委监委一直在行动。
一年来,安定区纪委监委始终念好监督“紧箍咒”,擦亮“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和深化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从严从快查处贪污挪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以及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护航脱贫攻坚。督促重点整治单位集中解决扶贫领域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护航脱贫攻坚。督促卫健、市场监管、环保、教育等18个牵头单位针对各自领域存在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整治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好的痛点难点问题35件,制定整治措施106项。
——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护航脱贫攻坚。督促财政、乡镇等主管部门(单位)通过信息比对法、线索核查法等方式方法,集中整治一户多卡、违规代管、私自扣留、应发少发等问题。2019年督促整改一户多卡、违规代管等问题10323个,组织处理22人,主动上缴资金12.76万元。
……
据了解,按照“专起来”抓的工作要求,安定区纪委监委结合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始终坚持把专项整治作为监督执纪的重大举措,促进了各类问题的有效整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成小康安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供稿 王正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