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新闻  >>  廉政要闻  
定西日报丨强“严管” 真“厚爱”——我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掠影
        日期:2020-08-03       分享+

        

        “鉴于包某某因单位经费不足,为推动工作和促进产业发展,且在组织审查期间已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争取资金,全额退还,消除不良影响彻底,为激励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部分违纪行为予以容错……”近日,在岷县某涉农单位的支部党员大会上,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工作人员宣读了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某某的处分决定书。

  “这次的处分我心服口服、照单全收,接下来我要举一反三,对有关项目进行全面整改,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工作中去。”接到党内警告处分决定的那一刻,包某某思想积极,态度诚恳,他表示要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投身工作,回报组织的关心关爱。

  这不过是市纪委监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秉持“监督有态度,执纪有力度,治病救人有温度”的工作理念,坚持把开展常态化监督贯穿始终,制定《关于运用六张清单精准实施政治监督强化制度执行和权力运行监督试点方案》,建立了监督对象、权力、任务、问题、方法、整改“六张清单”,为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划清权责边界,让“敢为”的干部在正确轨道上担当作为。同时,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要求把好选人用人监督关,共向有关部门回复党风廉政意见25234人(次),其中提出暂缓或否定意见239人(次),有效履行了确保选对人、用好人的政治责任,推动树立了有作为就有地位的鲜明用人导向。

  为使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深入广大干部心中,我市注重前移关口,制定并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规范谈话函询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谈话和函询工作程序和方法,通过日常谈话提醒了解干部思想动态,排解负面情绪,激励干事热情,鼓励担当作为,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纠正干事创业中的偏差和失误,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等问题,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改革创新没有前车可鉴,一些干部难免出现“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我市抓住这个症结,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判断标准,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意见》,从强化政治激励、经济关爱、人文关怀等6个方面提出了23条具体举措,激励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干部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建功立业,给主动作为、善谋勇为的实干家吃下“定心丸”,为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主持公道、撑腰鼓劲。

  与此同时,高举问责利剑,科学把握看行动方向、看工作初衷、看时间节点、看决策程序、看问题缘由、看错误情形、看影响结果的“五看”评判标准,依规依纪、严格程序、区分情况、加强审核,找准找实容错纠错的着力点,规范容错调查、认定、处置等程序,把握政策界限,准确定性量纪,极大提高了问责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组织的关怀和激励是促使曾经犯错同志端正心态、放下包袱的“强心针”。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制定了《关于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回访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由市县纪委监委领导带队,灵活运用“见、听、访、评、督”等方式和单独谈话、集中座谈、上门家访、联合帮教等方法分级回访,分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主动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改正错误,给机会和出路,变“有错”为“有为”。

  据悉,去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十八大以来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开展回访教育共2927人次,对9名影响期满、表现好、符合有关条件的干部,及时将相关情况通报组织部门推荐使用,其中2名市管干部在处分期影响结束后已提拔至重要岗位,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已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的共同追求。(供稿 乔天倩)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