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岷县纪委监委以典型案件“活教材”破题,突出“准、廉、新、实、贴、剖”六字,抓实抓细警示教育,着力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实现警示教育全覆盖,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盯住“准”字 分层分类“靶向警示”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分层分类精准式教育,以“少数”教育“大多数”。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集中组织观看省、市纪委监委摄制的警示教育片,提高“大多数”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升。同时,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紧盯“关键少数”岗位的党员干部,分层分类、因岗因需精准化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对照自省,提升政治觉悟、筑牢思想防线,实现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全覆盖,有效提升了警示教育的切合度和震慑力,切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今年以来,全县集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70余场次,受教育8000多人次。
咬紧“廉”字 警示直抵后方“末梢”
“您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家属,要教育子女自立自强,告诫亲属自尊自爱,要注重清廉家风的培养,自觉甘于清贫,淡泊名利,不慕奢华,和爱人一起争做邻里表率,铸牢反腐堤坝,共同建设温馨家庭,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春节前夕,全县8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家属收到了来自县纪委监委的《致纪检监察干部家属的一封信》,在带去新春祝福的同时,倡导清廉家风,推进廉洁家庭建设,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我们将警示教育、廉洁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干部家庭,直抵到后方‘末梢’,真正实现了全覆盖。”县纪委监委组宣室负责人表示。
牢扣“新”字 形式鲜活“入脑入心”
“廉政微视频形象生动,直观明了,切合实际,更能入脑入心。”
谈起市纪委监委廉政微视频优秀作品,县纪委机关干部们最多的评价是:形式新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教育意义深远。
为创新警示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扩大警示教育成果,借力线上学习平台,利用“清风岷县”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各乡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及时推送市纪委监委的廉政微视频26次,使警示教育更直观更生动,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打通警示教育“最后一公里”。
着力“实”字 警示教育“往深里走”
“卢某某作为党员干部,本该遵守党纪,但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放松党性修养,违反规定从事盈利性活动,希望大家以此为戒......”这是梅川镇纪委在全镇干部大会上宣布卢某某处分决定,深入剖析违纪根源,开展“以案警示”的一幕。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严格执纪问责的同时,坚持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在纪检监察实践中,每查处一起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除到案发单位通报案情、宣布处分决定外,同步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深刻剖析案件,查找问题根源,使警示教育“往深里走”。
紧扣“贴”字 警示教育“往实里做”
“过去的警示教育是‘一锅煮’,针对性弱,现在我们因人施教,用活身边人身边事,充分释放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实现从‘一张处分纸’到‘一堂警示课’的深化。”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发挥警示震慑作用,我们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坚持聚焦扶贫、民生、项目等重点领域,紧盯失职失责、吃拿卡要、贪污侵占、损公肥私等易发多发问题,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精准运用“贴近式”“小班式”教育,量身定制警示教育套餐,将警示教育触角延伸到全县各行各业,实现以“典型者”警醒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截至目前,通报典型案例4起11件11人,受教育10000多人次。
做透“剖”字 警示教育更实更细
“他们曾经是群众眼中的‘能人’,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认可,被委以重任,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们也曾心系群众冷暖,带领群众在摆脱贫困的路上努力奋斗,成为了村上的带头人。如今,他们却因贪污腐化,涉嫌职务犯罪,将面临法律的审判和严惩。是什么让曾经的村级‘带头人’变成了‘阶下囚’?……”针对3件涉法案件,县纪委监委及时编写了以《从“带头人”到“阶下囚”的转变》为题的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对查办的典型案件挖根溯源、深刻剖析原因,通过制作警示教育片、编写警示录,教育全县广大干部清醒认识违纪违法的代价,促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廉洁守法,切实树牢政策底线和纪法红线意识,达到“查处一案、警醒一片、治理一线”的效果。(供稿 徐海伟 马丽君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