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患有高血压、慢性心脏病,大女儿在家待业务农,小女子在上学……曾经,家庭压力让马明武喘不过气来,缺乏劳动技能的他尽管常年在外务工,但日子仍过得拮据。
但现在他的日子越过越好,家里养了母牛,他还接受了农艺劳动技能培训,到外省去务工,收入比以往高多了。
马明武家在定西市渭源县连峰镇石门村。石门村过去是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贫困发生率高达39.28%,还有不少残疾人贫困户。
在脱贫攻坚中,渭源县纪委监委把石门作为帮扶村。首先从村级基础建设短板入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新建村部、修建文化广场、安放健身器材、硬化12.5公里村社公路,到安装3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光伏电站、维修70套农户房屋……
随着一项项民生项目的协调落实,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制定和落实“一户一策”方案中,县纪委监委组织各帮扶干部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讲习、大帮扶”活动,对联系的脱贫户入户走访,并在农户家中住宿、讲政策、拉家常,切准贫困户发展实际,制定可行的发展措施。
马明武就是“一户一策”受益者。根据他家实际情况,县纪委监委根据“一户一策”方案和马明武个人意愿,扶持他家基础母牛一头,联系劳务部门对他进行技能培训,最后马明武通过东西部对接顺利就业。
针对残疾人家庭脱贫难度大的情况,2019年,县纪委监委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石门村投资20万元种植114亩乌龙头,带动20户残疾人贫困户脱贫,年均分红一千元。
经过多年精心帮扶,2019年,石门村整体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1%,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2万元。
脱贫并非终点。今年,石门村继续发动群众种植乌龙头,面积达200余亩,并联系甘肃聚益购电商与5 0户农户签订山野菜订单种植协议,让参与种植的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
同时,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对14户未脱贫户、边缘户、已脱贫监测户进行产业培育,配套基础母牛14头,基础母羊9只,投资财政奖补15万元,依靠“养殖+种植”模式实现稳步脱贫。
县纪委监委还从村域垃圾治理、美丽庭院建设入手,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发动群众面山绿化种植松树1.2万多棵,倡导群众从讲究个人卫生、清扫自家庄院、整理柴草杂物做起,形成“摒弃脏乱差,庭院净齐美”的良好面貌。
“石门村已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水、电、房全部达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干部有干劲,群众有奔头。”县纪委监委驻石门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史学智说。(供稿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