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定西。还有100天,我市就将彻底撕掉“苦瘠甲于天下”的绝对贫困的历史标签,全市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梦”也将成为现实。
贫困面广、贫困量大、贫困程度深——曾经是这个所辖七县区全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的标签,历来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注。
2013年,我市有贫困人口84.24万,贫困发生率为31.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2元。经济总量小、工业基础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不甘人后的定西人,战天斗地,大打脱贫攻坚战,以敢死拼命的精神,众志成城拔穷根。
市委书记唐晓明说,“我们能肩负这样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亲身参与这场艰巨而光荣的千古伟业,倍感荣幸、责无旁贷。”
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0.08万,98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贫困人口减少到4.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7%下降到1.58%,安定、陇西、临洮、渭源、漳县5个县区已历史性地实现脱贫摘帽。
全市减贫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公共服务日渐完善,贫困群众的所想所盼,逐渐变成现实。
这一组组数据,是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合全市之能攻克深度贫困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举全市、全社会之力大打脱贫攻坚战。特别是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省上实施意见,先后组织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化研判具体化落实动态化管理、脱贫攻坚固强补弱“六查六清四提升”“3+1+2”冲刺清零、脱贫攻坚“回头看”等多轮次“歼灭战役”,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克服疫情灾情影响,扎实开展以“四巩固六提升五促进”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行动,全力以赴促脱贫、防返贫、阻致贫,确保如期实现任务清零、问题清零。
攻克贫困,党委政府是核心
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四级书记抓脱贫、全市合力促攻坚”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有力有序有效统筹落实“五个一批”、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重点任务。
2018年以来,市上坚持每个月都召开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实施四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和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组织“四季攻势”、开展“片区作战”,分区域、分层次、分阶段推动任务落实。
今年,针对全市2个未摘帽县、119个未退出村、1.23万户未脱贫户、0.57万户脱贫监测户和1.34万户边缘户,在国家和省上挂牌督战的基础上,按照“市督战村、县督战户、行业部门督战重点问题”的总体安排,提出“7+9”挂牌督战作战思路,紧紧盯住责任落实、力量整合、政策落地、项目配套、资金保障、问题解决、作风转变等7个关键环节,重点防范底数不实、工作遗漏、整改缓慢、返贫致贫、成果反弹、落实不力、投诉举报、视觉贫困、特色不显等9个方面的问题,通过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全面推动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
目前,全市119个督战村除贫困发生率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3项指标均达到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
攻克贫困,干部群众是主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看基层组织,根本在干部群众。
为了让每个贫困村都能有帮扶干部,2019年5月,市上对全市帮扶力量进行了调整优化,进一步将帮扶资源向深度贫困的县区、乡镇和村倾斜。省市县三级共989个帮扶单位,对全市1101个贫困村全覆盖帮扶。严格按照每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县以上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干部不少于3人的要求,采取省级统筹调派、省直单位增派、市县兜底补派的办法,做好驻村帮扶干部选派工作,
切实加强一线精准帮扶力量。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共选派驻村干部3327名,实现全市1101个贫困村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同时,认真落实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省市县乡4.17万名干部帮扶全市21.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帮扶责任人帮扶对接全覆盖。
帮扶干部实现全覆盖,他们与贫困群众紧密联系,亲如一家,努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2019年,帮扶干部们进村入户化解矛盾、解决纠纷6800多件,解决群众急事难事2.68万件。
干部的真心付出,贫困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田间地头、扶贫车间里、大棚里都是贫困群众忙碌的身影,努力为自己的好日子奔忙着。
攻克贫困,社会帮扶是助推
社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福定“联姻”以来,福州始终视定西为亲人,待定西如手足,持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创新“456”扶贫协作模式,探索创兴的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社会参与、惠农资金监管网等工作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多次推介。
2017年以来,福州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23亿元、社会捐赠及捐物折款4.17亿元,实施产业、就业、培训等各类帮扶项目667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64万人次。定西贫困劳动力8091人次在福州稳定就业、378名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在福州企事业单位招录就业;帮助建设扶贫车间181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11万人。定西市119个乡镇与福州市乡镇(街道)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村帮村结对达541对、企业帮村结对达326对、社会组织帮村结对达49对、学校结对186对、医院结对67对。
除了来自福州亲戚的帮扶,还有来自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国家能源局、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进出口银行、新兴际华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等7家中央单位的定点帮扶。
2017年以来,7家中央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农村自来水入户等帮扶项目344个,协调引进各类项目171个、资金30.07亿元。通过共建扶贫车间、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劳务输转等途径,帮助4367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
攻克贫困,科学应对是保障
脱贫攻坚,原本就是一场硬仗,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和岷县雹洪灾害,给我市今年的脱贫攻坚带来不小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市多次遭受风雹、低温冷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市7县区586个贫困村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未退出贫困村46个;有28197户12274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37户5521人边缘人口受灾。
为克服疫情灾情带来的影响,我市积极制定应对疫情“1+6”“3+6”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把“稳就业”作为对冲疫情灾情影响、稳定群众增收的关键举措,坚持一手抓开发、一手抓输转,确保大疫大灾之年群众收入不下降、有增长。
为了让以前外出务工今年没有外出的返乡回流贫困人口能在家实现就业,我市采取盯村、盯户、盯人的办法,通过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引导就近务工、发展增收产业、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等措施,全力保障他们收入稳定。因此,我市今年新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2937个,新建扶贫车间57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769人。
同时,还持续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落实到户产业发展资金4.35亿元,大力发展“7+X”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五小”产业;培育引进龙头企业25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910个;纳入参保计划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7万户,完成产业扶贫保险签单保费17815.4万元,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01.29%。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扶贫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我市切实用好消费扶贫之力,积极开展各项消费扶贫活动,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实现销售额4.49亿元,真正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9月初,我市启动“消费扶贫月”活动,签订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协议14个、签约资金3.6亿元。
尽管疫情灾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全市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如今的定西,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张张朴实笑脸竞相绽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道路八通十六达,贫困户乔迁新居,贫困生学业有成…
目前,市级脱贫验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脱贫攻坚已到了全面冲刺撞线、收官交账的最后时刻。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已经做好准备,经得起方方面面用“显微镜”“探照灯”检视和扫描。
战鼓声声催征急,发力冲刺正当时。陇中儿女众志成城、凝心聚力,正在同时间赛跑、与问题较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最后的冲锋,铆足干劲冲刺100天,誓用按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成效兑现庄严承诺。(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