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陇西县纪委监委不断加强对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同时,探索建立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方便群众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清单化界定“小微权力”范围。范围按照全面清权、标准配权、合理限权“小微权力”梳理模式,明确“可为”和“不可为”界限,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制定印发建立村级6张监督清单加强村(社区)级小微权力监督实施方案,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围绕“谁来办,怎么办”对基层组织的权力进行梳理,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进行归纳,清晰权力运行流程、梳理廉政风险,减少用权随意性和失范性,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通过厘清权力事项、明确责任,优化流程,公开运作,清除人为设定的障碍,防止权力任性。截至目前,共梳理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40项,正反面清单105项,监督清单40项,排查廉政风险防控点113个。
流程图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紧盯重点问题、关键环节, 确保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对“小微权力清单”进行充分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完善,以小微权力清单、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等形式予以明确,对列入清单的每项权力都有运行规范的流程,对每项权力“谁来办,怎么办”进行固化。同步绘制村(社区)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到一事一流程,让村 (社区)干部“看图做事、照单操作”,达到慎用权、善用权、用好权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共制作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72张。
信息化加强“小微权力”监督。推行“线上+线下”监督模式,依托陇西县基层公权力运行大数据监督平台,实行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五公开”制度,确保公示公开到人到户。截至目前,公开各类信息5551.2万条,资金549.4万元,村级“三资”信息1382条。同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完善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目录,做到日常事务定期公开,重要事务及时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供稿 米家瑶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