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  最新报道  
甘肃日报丨记者随笔:打通“最后一公里”
        日期:2020-12-06       分享+

        顾丽娟

        “最后一公里”,这是近几年我在采访中多次听到的一个词。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对这些并没有切身感受。近日,在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的采访,让我对“最后一公里”有了深入了解。

        位于临洮县城东北部75公里的太石镇马衔山深山区的后地湾村,海拔接近2700米,高寒阴湿,交通不便,闭塞落后,加之土地贫瘠、产业发展缓慢、贫困人口多,曾是临洮县有名的深度贫困村。去这里采访,纯属偶然。本来定好了采访点,但同行的临洮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推荐说,要了解深度贫困村的大变样,一定要去后地湾村看看。闻听此言,我不由动心了。

        后地湾村的通村公路正在维修,需要绕道前往。午饭后,我们从临洮县城出发,上高速、走乡道,边走边问,等看到通往后地湾村的标志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此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陡峭的高山,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继续行走半个小时,终于到达山顶的后地湾村。

        村部在最高处。站在这里向下望去,整个村子干净整洁,石头砌成的围墙和台阶别具特色,新修的校舍十分漂亮,隐隐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不过,除了路途较远,眼前的景致,并不是我印象中深度贫困村的模样。

        据了解,后地湾村是太石镇最远的村子。过去,这里环境卫生差,各家住房十分破旧,吃的水也是山上引来的储存水。而且,村外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山路,出去一趟很不容易。许多年轻人走了以后,再也不愿意回来。村民们最盼望的,就是修一条能到太石镇的公路。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后地湾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房屋改造了,环境整洁了,通上了自来水,修建了文化广场,还有新建的百合气调库和中药材加工车间,给全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特别是去年2月,通往后地湾村的公路终于修通,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同年年底,后地湾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425人减少到10人,贫困发生率由49.6%下降到1.13%,顺利摘下“穷帽”,退出了贫困村序列。

        采访中,谈起做梦也想不到的变化,后地湾村的村民们格外激动。他们最感谢的,就是党和政府,还有那些扎根村里的帮扶干部。

        袁毅是后地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也是定西市纪委监委的一名干部。他是去年3月,毛遂自荐来村里工作的。一年多来,他带领帮扶队员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修路建房,发展百合、当归、柴胡等致富产业,绘制驻村帮扶地图,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自己人”。

        从后地湾村离开后,这些帮扶队员的身影,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他们大多和我年纪相仿,常年驻扎在这里,肯定也会想家吧。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倾心倾力扶贫帮困。正是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成功打通了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许多工作都有“最后一公里”,路程不长,却最难走,需要跋山涉水,需要爬坡过坎。但只要用心,只要坚持,“最后一公里”也会变成大道,变成通途。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