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记录显示,你院内儿科当日住院人数12人,但实际在床2人,是什么原因?”
“你院为什么连续5年未收取院产出租收入?”
“你是否知道你院公车司机一次性报销30张连号定额洗车发票?”
……
为进一步推动医疗领域行风好转,按照市纪委监委安排,9月至12月,市纪委派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组会同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人员组成督改核查组,重点围绕医疗机构工程建设、医疗设备耗材和药品采购、医院资产管理、内设机构管理和医务人员行为、欺诈骗保及“两个责任”落实等方面,通过谈话交流、查阅资料、走访科室等方式,对市直及七县(区)37个责任部门、医疗机构落实《深化全市医疗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情况和 “大处方”、“滥检查”、医疗服务收费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共发现问题186条,移交问题线索3条,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
通过督改核查,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督促各县(区)纪委监委及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一是靠实工作责任,以专项整治为契机,以常态化察访为抓手,靠实医疗卫生单位党组主要负责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权力运行和诊疗服务行为,对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把脉问诊,精准施策,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对巡察、审计、医保督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逐条整改。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对医疗机构、义务人员存在套取医保基金、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过度医疗等现象及问责、追罚跟进不及时的问题,形成纪委监委与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网信办、公安局等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联合抽查执法、线索移送、联合惩戒等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工作机制,形成整治合力。三是抓好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切实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自律意识,通过刊版、网络等渠道将廉政风险防控内容在全系统公示,促进相互监督制约,不断推动医疗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供稿:张晓东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