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道  >>  学习贯彻  
定西党史故事丨建党前后青年定西籍学子的革命活动·马元凤
        日期:2021-04-09       分享+

         马元凤,陇西县文峰镇人,字鸣一,1901年生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因为父亲善于经营,后来又从事食盐和水烟的买卖,其家境到马元凤少年时已经相当富裕。马元凤从小参加劳动,并且酷爱读书。1917年他上东街的襄武小学。1920年至1922年求学于兰州省立第一中学。期间,“五四”新文化的浪涛无不拍打着他的心,他直赴北京,考入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

  在大学,马元凤一边着眼于日本河上肇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研究,一边阅读共产党人主办的《新青年》《向导》等书刊,一边举起旗子,呼着口号,行进在示威游行的行列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更踊跃地投身在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反动军阀的斗争中。1926年,马元凤参加了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领导的“三·一八”运动。北京学生和市民们联合起来集会于天安门,抗议卖国的段祺瑞政府,遭到血腥镇压。马元凤在与军警的搏斗中负了重伤。事后马元凤等党员学生为北京学生联合会赶写通告,印刷宣言,却不慎泄密。军警们按搜到的名单一一抓人捕人。

  1927年,“四·一二”政变的前后,马元凤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军人部编辑、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57团政治指导员、武汉国民政府新编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19师政治部秘书和代理主任。这一阶段,他执笔编辑过《军人周报》,随军进占过南昌、南京,也取道伏牛岭,敦请过冯玉祥的西北军。在陕西潼关由冯玉祥部政治部主任、中共党员刘伯坚安排的西北军官兵大会上,马元凤慷慨激昂地讨檄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

  不久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合流。1928年春马元凤在国民党19师55团湖南驻地策动兵暴受挫,又奉命到醴陵县搞农运。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因萍株铁路遭受破坏而派出重兵大规模地清乡搜剿,马元凤顾虑自己的甘肃口音实在不便活动,又返回了汉口。

  此时的汉口,国共合作荡然无存,反动势力甚嚣尘上。汪精卫等在“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举起屠刀;滚滚长江中,漂流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鲜血。在这种情况下,马元凤脱离了共产党转向国民党,历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委员会干事、《安徽日报》主编、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机要科科长、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特派员、省教育厅督学、榆中县县长、省政府秘书处长、皋兰县县长、省政府田粮处副处长、省党部监察委员。1948年2月,他辞去职务,在兰州办起了一处煤厂。兰州解放后,他和郭南甫等13人被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选作赴宁夏和谈的代表,归来分配至国营共和企业公司工作。1951年6月马元凤被陇西县人民法院收审,翌年经取保获释,相继到兰州一中和五中任教。1957年逝世。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