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我们是县委巡察工作人员,今天我们来就是想向您了解一些情况……”为了有效提高巡察问题底稿的“含金量”和“精细度”,让巡察指出问题更“硬气”,近日,陇西县委巡察机构组成核验组,深入群众就巡察组查阅资料发现的企业项目效益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进行复核,再次印证问题底稿内容。
“这份底稿的部分佐证材料复印件不齐全,印证材料也不够完善,要抓紧补充完善……”在检查问题底稿质量、进行“组办联审”巡察报告时,县委巡察办负责同志一针见血指出了该巡察组问题底稿存在的问题,因此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为避免以往巡察中发现问题后求证不规范、要素不齐全、结论有异议等情况,2019年以来,陇西县建立健全巡察问题底稿制度,坚持从全、准、实上下足功夫,及时详实记录发现问题的主要步骤和方式方法,客观描述基本事实,包括谈话询问记录、现场照片、重要文件、凭证复印件等佐证材料,实现巡察监督全过程留痕,并由相关了解、核查、审核人员签字背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以做细做实巡察问题底稿工作。
“每份问题底稿都必须事实有据、内容真实、手续齐全、材料完整、程序合规、结论严谨,只有问题底稿做细做实了,才能让整篇巡察报告更有‘底气’。”该县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另外,该县还建立健全了“一事一问题一底稿”的巡察报告制作方式,由具体了解情况的组员制作,副组长复核,组长审批,专人保管,并作为巡察档案的重要台账移交巡察办归档保存。同时,还把问题底稿的制作质量作为巡察组工作质量评估和巡察干部考核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效提高巡察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纪律意识。
截止十六届县委第五轮常规巡察,已建立问题底稿1200多份,组织开展底稿核验5次,实地走访群众260人,复核问题38个,要求巡察组补充完善印证资料75份。(供稿 陈丽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