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西县积极总结巡察工作经验,创新开展“捕鱼式四步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巡察发现问题质量,有力推进全县巡察工作高质量开展。
一是“深海区”大量谈话找寻“渔源”。坚持将多层面、多领域、大范围的谈话作为打破坚冰、“深海捞鱼”的重要手段,用大量谈话为发现问题奠定坚实基础。面对刚进驻的新单位,坚持六个必谈,始终做到与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必谈、中层干部必谈、离退休干部必谈、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参与者知情者必谈、财务人事和关键岗位人员必谈、实名举报人和老信访户必谈,同时根据被巡察单位的实际情况延伸谈话对象,针对谈话对象的不同表现,灵活运用谈话策略和方式,对重点人重点事,从不同角度展开问询,或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时而动真碰硬、深究逻辑,时而循循善诱、旁敲侧击,真实掌握被谈话人的思想动态,确保谈话能展得开、控得住,真正谈出实情、谈出隐情。
二是“广撒网”面上核查捕获“群鱼”。结合谈话情况进行全领域文档资料查阅,通过大范围的搜索发现各方面的问题,为下一步精准分析研判做好铺垫。通过调阅被巡察单位近几年党委(党组)会、班子会、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等会议记录,检查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政治站位高不高,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以及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同步融合开展:明查暗访重点查看干部纪律作风、实地查看重点突出项目建设现场、入户走访了解百姓实际生活状况,延伸关注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解决的问题,从中发现深层次问题,敏锐捕捉问题线索,通过面上推进达到巡察目的。
三是“精细化”分析研判划定“鱼种”。注重强化对谈话了解、面上核查、信访登记以及网络舆情反映问题的分析研判,对各方面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划定种类,对性质严重、可查性强的问题挑拣出来,作为下一步核实重点。对通过谈话了解、查阅资料等面上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研判,梳理出问题集中、社会反响强烈的人和事,形成重点问题线索。在认真做好信访登记的基础上,对受理的信访件实行集体分析、集中排查,通过认真梳理区分信访件类别、线索来源、反映人的目的动机、反映问题真实性和可查性等,提出初核方案,挑拣出个别重大问题线索、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信访问题作为初核了解对象。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在搜集问题线索中的重要作用,将网络舆情作为审查的立足点,及时发现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四是“浅河滩”重点核实戳准“大鱼”。通过大范围的“撒网”式排摸以及精准分析研判排查,对逐渐显露在“浅河滩”的重点问题线索进行进一步核实,以切实提升问题线索质量。对重点核实的问题,积极组织力量、周密安排,上追一级或下沉到底,掌控走访主题,把控工作节奏,紧盯关键部位,对获得的证据第一时间锁定,做到深入挖掘、精准发力,把问题摸准摸透、佐证核实。对重要问题线索和存有疑点、需要现场查核的问题,通过走访当事人、工作人员、相关领导以及随机调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以带下去的线索为切入点,以“彻底查、查彻底”为目标,深挖细究、剥茧抽丝、围点打援拽出系列问题,将“水面下的冰山”整体挖出来,把尚未清仓见底的历史遗留问题一并纳入核查范围,做到新账旧账一起清,面子里子一起改。(供稿 李亚龙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