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定区纪委监委坚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统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以贴身监督、精准监督打通农村“三资”监督“最后一公里”。
探索建立“1+3+X”(“1”即1个工作领导小组,“3”即成立3个明察暗访组,“X”即建立“X”个机动监督工作组)暗访监督工作机制,并有效整合纪检监察室、派出纪检组、乡镇纪委和村监委会主任、村级廉政义务监督员等监督力量,将“三资”管理纳入日常监督重要检查内容。
“以前镇上对村集体“三资”管理掌握不够精准,村民有怨言,经过我们和区纪委监委联合督查暗访,促进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底数清、情况明和数据准,有效保障了农民财产权益。”安定区葛家岔镇纪委书记安黎明说道。
通过多次“室、组、地”联合,深入各乡镇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整治以来,区纪委监委暗访督查组发现个别乡镇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视不够、宣传及公开公示力度不大、问题整改不扎实不彻底等问题36个。针对这些问题,专项督查组及时督促相关乡镇、村进行全面梳理,逐一对账销号,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与此同时,区纪委监委对在农村“三资”管理使用中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吃拿卡要、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问题线索,采取优先处置、直查直办的方式严肃查办,追责问责。
今年以来,对在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5名公职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供稿 王正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