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至今,我们共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专项监督检查7次、随机抽查15次,发现问题4项14条,其中13条我们自行完成整改,1条问题线索在县纪委的协助下已立案审查。”陇西县巩昌镇纪委负责人表示,以前各村(社区)因为一些历史遗留的“糊涂账”“老大难”问题,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经过县纪委牵头开展的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查清了“家底”,扎紧了农村集体“钱袋子”,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三资”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在此次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中,陇西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县级纪委“上对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乡镇纪委“面对面监督”的零距离优势,上下联动,全面了解试点村(社区)支书、主任履职情况、廉洁情况、模范作用发挥情况等,使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提质增效。
为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该县纪委监委还努力从制度上、源头上着手,开展农村“三资”腐败和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紧盯“三资”安全、制度执行、责任落实、作风转变等一系列关键点,充分融合县纪委监委、县农业农村局及乡镇纪委作用,督促村“三委”班子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摸排集体土地、资金管理、使用、处置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各村上报的原始清单内容进行初步调查,对村级台账进行比对审核,逐一进行论证,确定“三资”问题清单,并下发整改通知,对各村整治情况进行指导和督促,及时受理汇总问题线索,严肃查处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强农惠农等领域强占掠夺、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问题。
截至目前,陇西县纪委监委在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中已下发《关于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监督检查情況的通报》3次,督促整改问题30条,问责党员干部6人,督促退回村级之间违规借贷资金。全县17个乡镇纪委在此次监督中发现并整改问题115个,处理党员干部23人,并及时收缴违规资金。(供稿 朱红霞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