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太方便了!按照流程图操作,自己在手机上就可以缴纳医疗保险了。”
“我们全家的医疗保险也是手机上缴的,流程图一目了然,有了它,咱老百姓缴费再也不用跑冤枉路了。”12月3日,岷县维新镇明泉村村民季三娃和王想安按照村委公开栏里张贴的“小微权力”流程图,在手机上缴纳了医疗保险,着实便利不少。
自岷县纪委监委建立“岷县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探索创新“码上监督”以来,在全县18个乡镇359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推行村级小微权力“一村一码”。截止目前,该平台公示公开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阳光村务4大类56项小微权力清单,逐项列出权力运行依据、范围界限、办理主体、办理程序等信息资料3274份,重点岗位人员信息6644人,总访问量508万人次,访问人数17.5万人次,群众留言9725次,受理信访举报112件,经过分析研判,转县纪委监委有关室处置5件,转各乡镇党委、部门党组24件。推动村务规范、透明、高效运行,为“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
“‘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的建立为我们履行监督责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有效解决了我们监督不够、办法不多和监督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申都乡申都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卢文俊高兴地说道。
“‘小微权力’权小事不小,不仅覆盖基层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干群关系的粘合剂。”为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平台把包括县纪委监委在内的29个县直部门纳入了线上监督,分层级设置了部门监督、乡镇监督、村级监督三个栏目,平台与“清风岷县”互联互通,对照权责清单,绘制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干部看图做事、照单履职,引导群众看图办事、照单维权,让村(社区)监委会看图监督、照单执纪,确保基层治理有章可循、有单可依,严防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明晰“村官”权力“边界”,划清纪律“红线”,让基层“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的监督,实现了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全覆盖,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治理,监督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打通了村级运行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岷县县委巡察办聚焦重点事、重点人、重点案开展提级监督,将资金量较大、财政资金占比较多的重点项目纳入提级监督事项,依托“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围绕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等事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全程审核项目的立项、承包、施工、付款、验收等,盯紧乡村振兴中敷衍塞责、履职不力等问题,通过巡察监督一巡到底。2018年以来,全县向137个村(社区)开展2轮巡察,发现问题368个、线索5个。
“权力不论大小,必须在阳光下运行。”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健全完善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好科技监督优势,坚持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供稿 马丽君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