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之前内心特别紧张,没想到拉家常式谈话既温暖贴心,又直击问题,这才是对我们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保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多一份警醒和自觉。”近日,安定区纪委监委对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该负责人有感而发。
今年以来,安定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用足用活“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促进党员干部清廉从政、勤政为民,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1月至11月,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484人次,占“四种形态”总数量的77%。
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提醒谈话机制,在谈话主体及对象上找对“关键人”,充分了解谈话对象存在的问题性质,针对其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点量身定制“谈话提纲”,直抓要害。同时,讲究谈话策略和方式,探索以“拉家常式”谈话作为“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宽严相济,使谈话对象敞开心扉“说真话”,真正达到红脸出汗。
处罚不是目的,严管才是厚爱。紧盯重点岗位、重点部门、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及重要节点,对日常监督、巡察等所收集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做好预警防范。
此外,利用安定纪检监察网站、“安定清风”微信公众号、“政企云”平台等多种形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发送廉政提醒信息,将日常监管与“八小时外”监督有机结合,延伸监督触角,防止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把“小错”酿成“大祸”。
“我们将不断提高把握运用‘第一种形态’的能力和水平,始终把强化日常监督做实做细,使党员干部既体会到纪法的刚性约束,又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厚爱。”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稿 王志娟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