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院长,这次你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是组织上在给你敲警钟。希望你不要气馁,只要真干工作、干好工作,组织会客观公正地评价选用干部,不会‘一棍子打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场从语气、神态、动作都透出一种同志式关爱的谈话,是陇西县纪委监委审理室工作人员在对杨某宣布处分决定前进行的。
如何真正解开受处分党员干部思想“心结”,避免他们工作消极,变“有错”为“有为”?在处分决定宣布前就进行谈心谈话,正是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在此方面的有益探索。实践中,该县纪委监委制定《对受处分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回访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对谈心谈话主体、时间地点、谈话方式等方面一一进行细化明确,特别是在处分决定宣布前,第一时间与其谈话及时送上组织关怀的方法,真正起到了解心结、卸包袱的作用,也让受处分人员普遍受到了党纪党规的再教育,从内心树立起对纪律规矩的敬畏和行动自觉。
为将执纪执法的温度贯穿全过程,该县纪委监委在与受处分干部提前进行谈心谈话的基础上,还在处分决定宣布后,与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群众代表座谈,全面掌握受问责处理干部思想“病因”,再通过“把脉问诊”式开展回访教育,对其进行政治上鼓励、生活上帮助、心理上关爱,为“跌倒”干部重整行装加上“双保险”。2021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回访受处分人员327人。
“让人欣慰的是,不少受处分干部在谈心谈话、回访教育中感激组织不抛弃,及时卸下了思想包袱,重拾了信心。下一步,我们要解决好回访中发现的问题、运用好回访成果,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受处分干部斗志和干劲,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稿 朱红霞 编辑 乔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