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组织安排,2021年7月20日至12月31日,我有幸先后被抽调到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和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参加“以案代训”,非常感谢组织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学习锻炼。五个月以来,在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迅速适应派驻工作,一方面切身感受市纪委监委工作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深刻的收获和感悟。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一、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我深受教育
在市纪委监委办公室看不到干部无所事事和谈天说地的松散现象,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加班对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听不到一个人喊苦喊累,没有一点怨言。团结向上的氛围深深地影响了我,不知不觉中我也养成了勤奋工作的好习惯。
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使我深受感染
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你的生活就是甜的。派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张丽薇组长常常跟我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她坚持每天清晨锻炼身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练好了身体,又交了很多朋友,总是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她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慢慢地学会了感知、接受、调节、管理自己的情绪,尝试着热情开朗、举止大方而灵活地待人接物,以积极奋进的态度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三、转变作风主动学,让“学一阵”变为“学一生”
“静止的鱼必定死亡”,作为年轻人,面对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应该增强忧患意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给自己进行充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将学习教育和提升履职本领紧密结合,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当我看到张组长积累的学习资料,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看看组内其他同志们写的材料,觉得自己欠缺的太多,要学习的太多。想想自己在基层工作时,并没有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没有潜下心去学习,平时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去学习,并没有切切实实钻下去,没有做到为提高工作能力而持续学习。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水平是开展一切工作的现实基础。通过以案代训,我认识到只有不断自我加压,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一阵”变为“学一生”,认真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和监督执纪执法能力。
四、让责任心成为干事的基础,让能力成为成事的保证。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在8月参加全市会风会纪督查、10月参加市委组织疫情防控暗访、11月参加通渭县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中,对违反会风会纪要求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人和事,督查组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较真碰硬。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情况下,一心扑在督查工作上,想方设法干好本职工作,用高度的责任心和超强的工作能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督查任务。通过以案代训,耳濡目染的工作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责任心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责任心干事才能尽心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端正工作态度,做到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做到爱岗敬业,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用心用情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让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成为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问题至关重要。在“以案代训”期间,我感觉到纪检监察工作事无巨细,关系全局、每个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任何一个环节、细节被疏忽、出了错,势必影响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如接打电话、编条短信、写篇信息时,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符号,都要仔细推敲,做到准确无误,尽善尽美。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作风是干好工作的内在需求。我学习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做细、做好,把每一件工作做成一件精品,让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习惯受益终身。
培训学习期间我参加组内谈心谈话2次,单独参加纪检组各联系监督单位“三重一大会议”9次,参加了全市的会风会纪督查工作、疫情防控监督检查2次,联系监督单位日常监督检查2次,整理派驻市委办纪检组2020年工作资料,编写组内信息8篇,案件监督管理系统的运转工作,协助第三审查调查室办理相关案件。
近五个月来,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是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还不够,特别是写材料的时候,深感理论素养的欠缺;比如工作中时有急躁情绪,需要进一步改进;再比如主动思考谋划工作的意识还不够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克服不足,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用工作成绩来回报组织的培养,用不懈的努力来争取更大的进步。(作者 邵小琴 系陇西县马河镇纪检专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