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渭源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
“两个责任”强化引领保障
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政治引领又是政治保障这一重要要求,创新思路方法,主动搭建载体,推动主体责任清单化、“一岗双责”具体化、监督提醒常态化。聚焦协助职责,夯实主体责任,与78个县直单位和16个乡镇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半年督查调研,发出专题通报1期,督促整改5个方面15类突出问题,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约束。协助县委召开主体责任落实约谈会议,约谈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和班子成员112人,压紧靠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先后4次向县委报告营商环境、主要经济指标落实等重点工作监督调研情况,切实为县委决策提供了务实建议。聚焦监督职责,强化政治保障,紧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和党内法规执行情况开展了专项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6个;报请或会同同级党委(党组)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7次,参与督导各级各部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156次,常态化列席各级各部门“三重一大”会议,促进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开展,切实加强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等情况的监督。对12个乡镇的24个重点村开展了专项巡察“回头看”,发现问题108个、线索1条,推动解决了一批“村点”上的顽瘴痼疾。对县四大班子办公室和公检法等7个部门部署开展了县委第七轮常规巡察,发现问题54个 、线索2条,全面完成了政治巡察全覆盖任务。
“三大平台”赋能精准监督
探索创新科技监督、智慧监督方式,助力监督更加精准、高效、便民。运用省市“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上传信息151类2200万余条,涉及资金163亿余元;受理群众投诉165件,交办疑似问题资金数据2081条,发现问题线索766条,清退追缴资金94.41万元。实现农村“三资”管理标准化全覆盖,依托“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立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管理台账,对217个行政村村集体资产确权登记情况进行核查并公示公开,涉及资金99.4亿余元,切实强化了村集体“三资”全程监督。积极搭建监督为民“新平台”,探索建立“渭源智慧监督”平台,公开监督对象5700余人,上传办事流程、发布工作动态、通知事项、公开公示8500余条信息,收到群众评价7.6万余条,其中,留言咨询和意见建议800余条。针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下发督办函15份,督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件,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群众在渭源县政务大厅关注“智慧监督”
“四个紧盯”诠释初心使命
牢记“国之大者”,推动政治监督落实到具体政策、具体项目、具体措施上,有力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紧盯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巩固脱贫成果的难点是什么就重点关注什么、评估考核什么就监督落实什么,高站位推进专项监督,制定了专项监督实施方案,细化明确了3个方面25项监督重点,深入16个乡镇和21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开展了监督调研和明察暗访,督办整改问题39个,查处问题9个,处理37人次。统筹指导5个乡镇纪委“协作区”开展交叉监督,发现整改问题159个。紧扣省市巩固脱贫成果评估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3轮次,通过盯问题、查责任、找原因、促落实,推动解决突出问题39个。紧盯疫情防控,按照“外防输入、内抓排查”要求,聚焦应急响应、责任措施、干部作风和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建立一日一督查、一日一通报、一日一问效机制,着力抓重点、促落实、筑防线,开展督查15轮次,发现督办问题341个,通报典型问题20期64个,问责党员干部207人,推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紧盯生态环保,围绕秋季造林绿化开展监督,对责任落实不到位、进展缓慢、任务欠账较大的3个县直单位和4个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围绕渭源县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项目落实落地、建成建好,制定了《渭源县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项目监督方案》,着力打造“三不”一体推进清正廉洁的示范项目和转变干部作风的示范工程。紧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主动融入教育整顿各环节,组建工作专班,全程进行督导,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切实为教育整顿提供坚强保障。
渭源县纪委监委组织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
“五项整治”聚焦群众关切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完善长效机制,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开展整治公职人员违规挂证取酬,科技特派员“挂空挡”,公益性岗位“关系户”“吃空饷”,放管服改革“三放三不放”和政务服务“生冷硬”,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就业弄虚作假,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不驻村,教育卫生领域上学难、看病贵,党员干部学风不实,小区物业监管部门“推拖绕躲”等十个问题专项整治“清风行动”,全年共查处科技特派员“挂空挡”问题线索1件,处分1人,组织处理1人;清退、调整不符合条件公益性岗位人员241名,追缴重复享受资金1.5万元,政务大厅进驻政务服务事项达到1331项。开展“四项资金”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纪委监委有关安排部署,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督促县人社、民政、医保、应急管理等主管部门将集中整治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36条,追回资金22.16万元,处置问题线索9条,处分2人,组织处理16人,通报典型问题3起6人。
纪检监察干部入户走访,开展村级“三资”提级监督
开展村级“三资”提级监督,组织县乡村三级力量,深入6个试点村开展“定点进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45个,向有关乡镇下发督办函3份。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选取25家企业,开展了以“问服务、问发展、问诉求、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送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三问四送”进企业活动,发现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类问题25个,向县委报送了监督检查有关情况,提出意见建议5条,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优化全县营商环境提供参考。开展交通乱象综合整治,紧盯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督促有关部门在城区11条道路划定临时停车位576个,划定公交车停靠站点标线104个,划定各类摊点147个,有效解决了车辆乱停和占道经营等行为。(供稿 张鹏 编辑 乔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