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岷县纪委监委聚焦实施追赶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始终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强化“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始终做到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忠诚履行职责,敢于担当作为,为全县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中间偏上’、重点工作争创‘全市前三甲的名次’”的工作目标,着力提升“岷县之力”、打造“岷县之韵”、突出“岷县之干”、实现“岷县之治”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明方向,强化“政治导向”促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执行的是政治任务,践行的是政治责任,考验的是政治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旗帜、是引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责任、是要求。岷县纪委监委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做好政治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把实施追赶发展战略作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定西的具体实践,把加强对追赶发展战略实施的监督作为政治监督具体化,通过读原文、悟原理,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监督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推进。
抓思想,强化“目标导向”促落实。围绕“五等干部”,聚焦对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喊口号、装样子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紧盯不愿干、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等突出问题,通过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积极开展工作约谈、提醒约谈、告诫约谈,帮助其调整心态、解决困难,坚守为官须有为、守土须尽责的工作理念。
转作风,强化“问题导向”促落实。以严明会风会纪为切口,对重要会议全程监督,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3次30人,给予提醒约谈3人、告诫约谈7人;持续开展乡镇党政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一把手谈作风”电视访谈,通过公开承诺、接受监督,督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形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行动自觉;以纠治“四风”顽疾为抓手,严肃查处“四个习惯于”问题,督促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形成好习惯、好作风、真落实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为实施追赶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强监督,强化“过程导向”促落实。紧盯“决策”抓监督,制定了《关于建立派出纪检监察组与监督单位工作联系机制的意见》,建立“9115”监督机制,在监督单位推行信访举报件及问题线索台账、重要会议通知单、“三重一大”事项报备表、项目建设监督检查报备表等5张表,有效促进被监督单位“动议”“决策”环节规范高效开展。紧盯“执行”抓监督,针对不同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开展监督,成立过渡期乡村振兴监督、经济项目建设监督两个“工作专班”,建立“2+X”监督模式,探索推行“七上监督法”和“1+1+X”“四问”“三个一”监督方式,以强有力的监督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紧盯“效果”抓监督,在原有岷县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基础上改扩版,建成岷县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码上监督),实现18个乡镇、371个村(社区)、29个县直重点部门监督的“全覆盖”,群众的满意率持续提升。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公示公开各类信息资料3200余份,重点岗位人员信息6667余人,访问量469万次,关注17.2万人,留言9100余次,受理信访举报97件,经过分析研判,转县纪委监委有关室处置5件,已办结3件,立案审查1件2人,组织处理5人;转各乡镇党委、部门党组24件,已办结12件。
严问责,强化“结果导向”促落实。聚焦对上以“报告”为幌子“交”责任、对下以“安排”为理由“推”责任、对同级以“衔接”为借口“转”责任等问题,对在落实党委政府工作任务中,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工作标准不高、影响发展质效等问题,紧盯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不落实的班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审慎问责倒逼有效落实。同时,做好“后半篇文章”,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抓出氛围、严出长效,努力在全县形成追赶发展的良好干事氛围。(供稿 李世强 编辑 乔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