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有序发展,村庄整洁、环境优美,老百姓生活安稳幸福……走进漳县三岔镇,一幅幅村庄画面折射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现在每家每户都非常干净,群众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漳县三岔镇村民连东东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更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近年来,漳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主责,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工作作为日常监督工作的重点。
该县纪委监委成立两个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检查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要求,经常性督查各乡镇人居环境整治,各乡镇党委政府、村级组织主体责任和乡镇纪委、村监会监督责任的落实情况,督促各方责任落实。各乡镇纪委组成13个督查小组,对村社开展全覆盖督查,重点向偏远村社、偏远农户、公路沿线、高速沿线和河道沿线、村党群服务中心延伸,确保查深查透,不留死角。行政村由135个村监会主任对村内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情况开展监督。
当前正值木耳采摘的季节,走进三岔镇食用菌产业园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碌地采摘着木耳。“我们能在家门口就业,多亏了你们帮忙……”正在采摘木耳的常霞霞乐呵呵地对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大梁。农村产业兴旺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漳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群众利益护航,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产业发展。
三岔镇是漳县“川河经济带”和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域,建成了以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园,县上投入的项目多、资金量大。为保障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漳县纪委监委督促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和三岔镇纪委提前介入,跟进监督、全程监督。
今年以来,漳县纪委监委共监督检查乡村振兴各类重点项目30个,综合运用直查直办、交叉办案等方式,查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件5件,处理9人,党纪政务处分3人。同时,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前哨”作用,将监督“探头”架在群众家门口,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政策落实等情况动态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
“我们要不断完善监督措施,持续开展专项监督,强化精准监督、跟踪监督力度,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盼愁’问题,为护航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稿 周婧 编辑 王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