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就几百人,互相都认识,受到处分后,总感觉村里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感到压力很大,在人前说话没有底气,干事提不起精神,生怕被组织忽略……”马泉乡紫石村骆某在受到处分后,一度情绪低落。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县纪委监委根据骆某的性格特点认真制定回访方案,引导鼓励骆某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增强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一直以来,漳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针,把开展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作为强化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激励,努力做好监督执纪执法的“后半篇文章”。
在回访教育前,针对每一个受处分人员的性格、履历、案例等不同的特点,回访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沟通等多种方式,精准把握回访对象各方面情况,拟定个性化回访方案,根据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和情节、处分类型、个人表现等,精准施治、对症下药,开展回访教育。
“如果不是带着对回访对象的全面了解去开展工作,就不可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该县纪委监委审理室负责人表示。
回访教育中,通过与受处分人员谈心谈话,听取其受处分后的思想变化、生活困难等情况,做好思想疏通和政策解释工作,切实让其既感受到执纪监督的力度,又从内心体会到组织的关怀和关爱,激励担当作为。对受处分后不能正确认识错误的党员干部,坚持多次回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保回访成效显著。
回访教育后,纪检监察干部将回访情况梳理汇总,及时向被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或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作为党员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据悉,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已对113名受处分干部开展了暖心回访,帮助其唤醒初心,重拾干事创业信心。 同时,对处分影响期满后,符合条件的按规定恢复党员权利或解除处分;对思想转变好、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者,积极向组织推荐使用。截至目前,已对2名处分期满、综合实绩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供稿 周婧 编辑 王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