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没收彩礼,婚礼按照村里婚丧嫁娶统一标准举办,既省钱又省心。”漳县新寺镇大柳树村付月保说起为儿子操办婚宴的事,开心极了。
漳县新寺镇潭湾村苗随义在女儿出嫁时,婚事从简,拒绝高价彩礼,不大摆宴席,还为女儿陪嫁5万元作为婚后的创业基金。这是漳县开展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
移风易俗工作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顺应群众期盼的民心工程,更是建设美丽幸福漳县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漳县纪委监委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盯抓好舆论宣传、教育引导、“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示范带动、加强统筹协调等方面开展监督,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县纪委监委根据《漳县移风易俗部门联动监管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明确由党风政风监督室具体牵头负责移风易俗监督工作,县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各乡镇纪委具体负责联系县直部门和所在乡镇移风易俗监督工作。
各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将移风易俗监督工作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将移风易俗作为一项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落实各项要求,努力推动移风易俗化风成俗;督促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持续完善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各级各部门在移风易俗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新寺镇通过广泛开展“整治高价彩礼,树立文明新风——请你来协商”协商活动,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红事新办规范,分党员、群众制定惩戒措施,签订承诺书,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开刀”。东泉乡将“板凳会”作为一种创新模式,融入理论政策、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法律法规等内容,每月固定开展宣讲活动,耐心听取群众对乡村两级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广大群众转观念、破陋习、树新风,营造了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
同时,县纪委监委根据《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要求,采取分级报备的方式,明确县管领导干部向县纪委监委报备、其他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向所在单位报备、村干部向所在乡镇纪委报备,督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特别是县纪委监委紧盯县管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报备情况,对报备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报备制度落到实处。
“移风易俗工作具有反复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今后我们将常抓严管,对党员干部违规大操大办、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问题,从严从快处理,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形成强有力震慑,督促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稿 周婧 编辑 王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