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位于陇西县文峰镇的桦林村,群山苍翠,云雾袅袅,景色秀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配套同步推进,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
“现在游客量越来越大,入口处车辆容易拥堵,我赞成马上对这块区域进行扩建,但是项目必须提前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
“村集体有了收益,不能光放在账上,在符合政策和原则的基础上,要让村集体资金‘活’起来,要不就是懒政。”
这位如蜜蜂般既勤劳又“带刺”的人,正是桦林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老唐。自桦林村发展乡村旅游以来,老唐就比以前更忙了,他总是及时将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和监督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村委会和上级纪委,在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护航下,桦林村谋划配套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平整、停车场扩建、小河道治理等优化项目。现在,桦林村已经实现了由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到“市级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全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陇西县积极探索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打造了陇西县桦林乡村旅游示范村、巩昌镇靛坪村酒文化博物馆、云田北站现代农业采摘观光园、首阳药圃园等多个具有陇西辨识度的乡村文旅产业项目,在绿水青山中培育发展了新业态。为贴身护航乡村文旅产业项目持续健康发展,该县构建了以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议事会为主的监督网络,为全县233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了监委会主任及村级义务监督员,以村监委会为依托对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项目等进行全方位监督。同时,各村依据本村实际梳理廉政风险点,形成“小微权力”正负面清单,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村务监督,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改善。
此外,在该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各乡镇纪委定期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召开会议,聚焦纪法基础知识以及乡村振兴、村级“三资”管理、民生工程等专业知识及廉政风险点等内容开展培训,有效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真正将监督嵌入到乡村振兴全过程,把监督效能转化为了强村富民的新动能。(供稿 朱红霞 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