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新闻  >>  廉政要闻  
广安观潮 | 树牢为民造福政绩观
        日期:2025-04-08       分享+

        日前,河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包括宁陵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原副县长王东霞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问题。2019年至2021年,王东霞任柘城县胡襄镇党委书记期间,为应付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检查,花费财政资金249.62万元打造“经典观摩路线”,对沿线21个行政村共计40多万平方米墙体喷漆刷白。刷白墙遮不住“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华而不实,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危害极大,是错位政绩观支配下的急功近利和贪图虚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为了获取升迁资本,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惜“一官功成万金散”,将公共资金异化为个人仕途的“敲门砖”。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发展机遇浪费,透支着一个地区、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背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对于政绩观不正,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惩不贷。

        树牢为民造福的正确政绩观,是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关键。政绩为谁而树?为人民群众而树。靠什么树政绩?唯有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树牢正确政绩观,必须把“民”字摆在首位。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面对贫瘠的土地,带领干部群众种泡桐、修水渠、改土壤,以“绿我涓滴”的坚持换来“千顷澄碧”的蜕变,彻底根治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百姓谁不爱好官?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不搞花架子、不瞎折腾,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能实实在在增进民生福祉,在新时代继续书写为民造福新篇章。

        造福一方,最终要落到“实”字上,落到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上。一方面,真抓实干要求立足现实、狠抓当前。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紧抓快办,不浮躁、不懈怠,坚决反对追求虚假指标,坚决防止出现不切实际、违背科学的项目工程,努力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另一方面,立足长远也是求真务实的必然要求。“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伟大征程上,要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心理,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多下潜功,甘利长远,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当以此为契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作者 屈媛媛)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