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午12点,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西郊社区老年食堂显得格外热闹,76岁的王祥富和老伴正在吃午餐。由于家人不在身边,老两口就成了食堂里的常客。
“两荤一素,主食管饱,汤免费,才9块钱,方便又实惠。”王祥富说。
西郊社区前身是西北铝加工厂生活区,70%以上居民是该厂退休职工和家属。作为典型的老旧国企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79位,占居民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独居、空巢、行动不便老人不在少数。
“以前不少老人要么颤巍巍买菜做饭,要么凑合吃冷饭、剩饭,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社区党委书记王民山坦言,尽管周围也有小饭馆,但都是大众口味,价格也不便宜,老人们“吃饭难”的问题一直没能有效解决。
群众的难点,就是工作的发力点。西郊社区党委主动扛责,深入调研摸底,精准掌握老年人就餐需求,并多次与县属国有企业润通物业公司沟通协调,让其承担起了开办社区老年食堂的社会责任。
2024年4月,占地90平方米、设40个餐位的老年食堂正式开业。
“我们饭菜是专门适应老人口味的,低盐、低糖、软烂。定价本就低于市场价20%-30%,60岁以上老人每餐在这个基础上再优惠1块钱。”老年食堂经理马建萍介绍。
为保障食堂可持续运营,让老人们吃得健康、放心,该县纪委监委以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契机,督促巩昌镇、西郊社区、县民政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单位认真履职尽责,推动这一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巩昌镇、西郊社区多方协调,将食堂燃气由商用改为民用,降低了燃气费用,并积极协调降低了场地租金,仅此两项就大大减轻了食堂运营压力。同时,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及联合执法等方式,确保食品加工制作流程、食品留样、餐饮具清洗消毒、备餐供餐环节规范,确保老人用餐安全。
“光燃气费一个月就能省下500多元。成本降下来,我们也能把更多实惠让给老人。”马建萍说,除了堂食,现在他们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
现在,每天来食堂吃饭的老人有160多人。食堂不仅解决了70多位空巢、困难老人的吃饭问题,还成了老人们的社交场所。饭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看书,原本冷清的社区多了欢声笑语。
在办好老年食堂的基础上,社区党委还联合物业改造了健身广场,并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资源优势,打造“工业记忆长廊”“劳模长廊”等文化阵地,让老人们在怀旧中感受温暖;新建“党员驿站”4个,设立民情信箱和“议事堂”,邀请企业职工积极参与,协商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60余件。组建“西铝大妈”志愿服务队开展秩序维护、心理疏导、反诈宣传等活动;为60周岁以上失独、失能老人家中安装紧急报警器40余套,督促网格员常态化走访,落实独居老人叫应叫醒机制。
走进安定区关川景湾小区,关川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刘汾枋在社区食堂吃了晚饭,正在物业办公室写作业。晚上8点多,刘先生把小汾枋接回了家。
“因为暑假刚在这上完托管班,比较放心。今天我们夫妻俩临时有事都不在家,就又让他过来了。”刘先生所说的托管班,正是福台路街道五里铺社区联合关川景湾小区物业举办的假期爱心托管班。
今年初,安定区纪委监委结合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全区各小区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社区工作人员全面进驻小区,广泛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通过网格员走访,业委会牵头组织小区广场议事厅集体议事,我们了解到辖区内几个相邻小区双职工家庭较多,寒暑假孩子看护难问题比较突出。”五里铺社区党委书记李燕说。
为破解难题,街道、社区联合关川景湾物业公司对现有“关川里——幸福驿站”党群驿站进行改造,配齐桌椅、电视、图书等,将二楼打造成为辖区3至12岁青少年儿童的专属空间。日常,孩子们可以在此阅读、玩耍。到了寒暑假,社区积极联系返乡大学生、共建单位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免费开设爱心托管班。
“志愿者会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组织国学诵读、手工制作、趣味游戏等活动,我们也会和市博物馆、市科协等共建单位联动,开设科学实验小课堂、历史文化研学、禁毒安全教育等特色课程,切实解决家长看护难问题。”李燕说。
据悉,该爱心托管班已开办两期,累计服务学生60余人次,参与家长满意度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深入开展物业领域专项整治,社区联合物业,以党群驿站、社区食堂为核心,构建起了全龄友好服务体系。
在党群驿站一楼,活动室每日有20多位老人下棋聊天,诊疗室每月联合辖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爱心义诊”,今年已为600多位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用药指导等服务;普法室每季度邀请民警上门宣讲防诈骗知识,帮助老人提高防范意识,真正将驿站打造成了联系群众、服务居民的纽带和平台。
“孩子有托管班、老人有食堂和活动场所,不管是日常还是假期,我们都觉得特别安心。”关川景湾业主刘女士说,“老人和孩子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中年人就能安心工作,整个家庭都轻松了不少。”
陇西县西郊社区的老年食堂、安定区关川景湾小区的爱心托管班,都是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物业领域专项整治为契机,推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的生动缩影。通过专项整治,越来越多社区正积极探索“物业+社区+共建单位”协同共治新路径,将推动民生服务从“一时整改”向“长效保障”转变。
“物业整治不是‘一阵风’,关键在于通过机制创新,压实各方责任,切实缓解家庭照护之忧,真正让物业服务惠及于民。”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服务力量汇聚,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助力基层治理在服务群众中不断深化、见实见效。(供稿 乔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