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是政治体检,整改是政治担当。作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党委主要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巡察整改是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也是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4月至7月,市委第一巡察组对我院党委开展巡察并反馈意见后,院党委以高度政治自觉扛起整改责任,以“问题导向、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为原则,推动4个方面24项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巡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三学联动”扛牢整改主体责任
巡察反馈后,我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原汁原味传达巡察反馈意见,积极构建“三学联动”机制,夯实思想根基。一是深学理论明方向。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通过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促学作用。班子成员带头研读政策文件,深刻领会巡视工作的政治内涵,确保整改方向不偏、力度不减。二是研学问题强剖析。对照巡察反馈意见逐项查摆剖析,班子成员刀刃向内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思想根源,形成问题整改责任清单,以专题民主生活会为抓手,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结合。三是督学成效促落实。作为第一责任人,我带头深入临床科室多次开展调研,构建“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推进、一月一小结”机制,推动整改任务清单化、台账化,推动形成“党委书记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中层干部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确保整改工作环环相扣、落地见效。
二、聚焦问题攻坚,以“三化举措”提升整改质效
巡察整改中,医院党委班子主动作为,第一时间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以“三化举措”为行动纲领,系统谋划整改方案,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整改落实落细。一是系统化推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医院治理效能,修订完善议事规则、医疗安全、科研管理等21项核心制度,通过制度的优化升级,从根源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精准化施策,扫清群众关切痛点。坚持问题导向,对巡察反馈的24项具体问题进行清单化管理,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建立整改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医院纪检部定期对滞后任务及时预警督办,确保问题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上述整改举措的扎实推进,整改成效逐步显现。医院先后获锦旗155面、“12345”热线感谢3次,门诊患者满意度达到99.1%,住院患者满意度为99%,职工内部满意度达到96.7%,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长效化巩固,筑牢风险防控堤坝。坚持标本兼治,将巡察整改与日常监督、廉政建设、长远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职能监督、患者民主监督”的立体化监督体系,定期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确保整改成果持续巩固。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对医保使用、药品采购、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统筹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激活发展动能,将整改成果全面融入医院治理体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固防线。
三、深化成果运用,以“三个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巡察整改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医院长远发展。我院坚持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通过“三个融合”深化成果运用,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聚焦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激活发展新引擎。以整改为契机,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业务深度融合。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专家带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聚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融合,拓展服务辐射能力。深化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作,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共建重点专科,通过专家坐诊、远程会诊、手术指导实现技术同质化。以定西为核心,牵头组建医联体,辐射周边市县,开展技术帮扶、人才培训与设备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全方位增强区域医疗辐射力。三是聚焦人才学科协同发展融合,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落实“引育留用”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目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重点专科集群,深化与上级医院、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学科影响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双提升,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巡察整改是一场久久为功的自我革新,更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对“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与“中医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带头人匮乏”的发展瓶颈,我院推进虽已初显成效,但更知任重道远。医院党委将以此次整改为全新契机,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创三甲”“建区域医疗中心” 的强大势能。未来,我们将全力攻克科研难题,厚植学科人才根基,以更加精湛的中医技术、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守护定西百姓健康,奋力书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繁荣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