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网站首页|廉政新闻|信息公开|审查调查|监督曝光|巡视巡察|党纪法规|监督举报|专题集锦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甘肃纪检监察网丨定西:以“小切口”破题 让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变为舒心事放心事
        日期:2025-10-24       分享+

        今年以来,定西市纪委监委紧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锚定“从具体问题入手、以系统思维解题、用长效机制固题”的逻辑主线,从农村供水、物业管理、养老服务三大领域的个案“痛点”切入,深入解剖麻雀、找准症结,采取监督联动、部门协同方式靶向施治,推动三大领域实现从“一时治标”到“长效治本”的治理升级,让昔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持续转化为舒心事放心事。 

        精准破题——从“个案痛点”锚定整治方向

        群众的诉求是监督整治的“指南针”。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投诉最集中、反映最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选准选实“小切口”,为整治找准靶心。

        去年11月,安定区农村水表更换乱收费的问题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为有效解决问题,市纪委监委直查直办,立即对该问题线索深入核查,不仅严肃查处了加码收费的违规行为,更从个案中敏锐发现了农村供水领域可能存在的维修收费乱、投诉办理慢、行业监管软等共性症结。

        “小区公共收益去哪了?”一直是物业管理服务领域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临洮县安庐花园业主李女士曾投诉反映“物业费交得不明不白”。类似的物业捆绑收费、服务缺位、业主与物业沟通不畅等问题,在城区人口密集的县区显得更为突出。为此,该市以临洮县、岷县为试点,从“公共收益不透明”这一具体矛盾切入,深挖背后部门监管缺位、治理机制不畅的根源。

        养老服务领域的问题,则源于一起自办案件的“连锁反应”。2024年,市纪委监委在查处市民政局原局长杨某某案件时发现,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承诺的“每月理发、每月洗衣”等“四个一”项目流于形式,补贴资金发放不规范、服务缩水,使享受特困供养老年人的获得感大打折扣。该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为该市深入开展养老服务领域整治提供了精准“靶向”。

        从水表乱收费到公共收益不透明,再到养老服务缩水,市纪委监委将“群众有感”作为破题首要标准,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点上突破,为系统整治打开了缺口。

         靶向施治——以“监督夯责”破解治理难题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推动问题从点上解决扩展到面上整改,是集中整治的关键所在。市纪委监委紧紧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牛鼻子”,构建纪委监督推动、行业主管主抓、多方协同发力的联动机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针对农村供水“多头管、管不好”的现状,市纪委监委成立由市纪委副书记包抓的工作专班,联合水务部门深入调研,梳理出四大类19项问题后,推动建立“市级统筹、县级双专班、乡镇属地+技术”的三级责任体系。市级明确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纪委监委监督问效的工作机制,县级组建“整治+监督”责任专班,乡镇落实“属地管理+日常维护”工作机制,推动扭转责任推诿局面。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水务局立足实际,修订《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办法》,建立24小时投诉响应机制,管网故障排除时效实现“户内半天、村级一天、干支三天”,办结时限提升23%;构建“政府+保险+供水单位+群众”的水毁风险共担体系,全市投保总额达638万元,已理赔687起,群众因水毁上访问题明显减少。

        面对以往物业治理住建部门“单打独斗”的难题,市纪委监委推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市级厘清15个部门33项职责,形成以《定西市物业管理条例》为核心、7项配套制度为支撑的法规体系。县级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纪委副书记任监督专责组组长的整治专班,凝聚协同合力。乡镇推行“社区干部+网格员+片警”机制,804名社区干部进驻1187个小区,调处纠纷2033起,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与物业“两张皮”问题。

        着眼于从根本上化解物业乱收费、侵占公共利益等群众关注的“痛点”,市纪委监委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推行阳光公示制度,规范公共收益1100万元,查处侵占案件31件、返还业主102万余元,清退群众满意度低的物业公司5家。同时,纠治业主车辆乱停、私搭乱建等问题1847个,实现“物业履约、业主遵制”的双向规范。

        针对养老服务存在的监管缺失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推动民政、财政、公安等13个部门,对207家养老机构开展线上比对和线下检查相结合的“拉网式”排查,停止不合格照料项目2个,注销违规机构3家,追缴涉老资金9.12万元,筛选确定信用良好的第三方机构14家。

        同时,市纪委监委推动将乡镇养老机构从“县建乡管”改为“县级直管+公建民营”,畅通监管机制。从落实水电暖优惠、打通医养结合通道入手,将7个县区总计1260万元养老运营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有效降低机构运营成本。推广“政府投一点、村集体经济出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老年人交一点”的“五个一点”助餐模式,为100个助餐点补贴279万元,服务老年人23万人次,有效破解了农村留守老人“吃饭难”困局。

        系统治理——以“个案整改”推动长效固本

        集中整治的最终目标,不是解决一个问题、查处一起案件,而是推动整个领域形成常治长效的治理格局。市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在督促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推动各领域建立制度屏障,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跨越。

        如今,农村供水领域已形成责任明确、响应及时、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三级责任体系让管护不再推诿,24小时响应和水毁保险让群众用水更安心。2024年,农村供水领域信访投诉同比下降37%,今年1-9月份同比再降22%。

        物业管理领域探索出国企入住兜底、片区以强带弱、物管会和业委会共管共治等模式,让老旧小区有人管、管得好,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烦心事。今年1月至9月,全市物业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36.5%,物业费认缴率由2024年的76%上升至82%以上,实现部门主动协作增加、相互推诿减少,物业业主互信增加、对立情绪减少,管理服务质效增加、服务盲区减少,群众满意好评增加、物业投诉减少的“四增四减”良好局面。

        在群众热切关注的养老服务领域,该市推动构建起资金安全、服务规范、覆盖广泛的保障体系。资金实现直达,补贴直接到供养对象账户,减少了第三方截留风险。目前,已为适龄老人发放养老补贴1100万元、高龄津贴787万元,惠及7.6万老年人。县级直管、公建民营模式与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形成互补,惠及千千万万家庭的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供稿 乔天倩)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Copyright 定西纪检监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定西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定西市监察委员会
陇ICP备11000341号-1    甘公网安备 62110202000110号